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

翻译:《三国演义》是一部描述三国时期历史风云的小说,主要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义的故事,共同对抗黄巾贼军。

赏析: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的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它不仅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们对于忠诚、友情和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其中,桃园三结义作为小说中的经典情节,展示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英雄的豪情壮志与深厚情谊。他们三人虽然性格各异,但为了共同的理想——抗击外敌,维护国家安定,选择了团结一致。这一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代英雄的义气和忠诚,也展现了他们在乱世中坚守信念的决心。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作者通过详细描写刘焉召募义兵的情景,以及涿县出现的一位特殊人物——玄德(刘备)的身世背景,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玄德的出生及其家族的由来,都透露出一种不平凡的气质,预示着他将来非凡的人生。他的出现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改变,更是时代洪流中的必然选择。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教育意义。正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所揭示的那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切辉煌与荣耀最终都将归于尘土。然而,在这永恒的轮回中,真正的价值却在于那些被时间考验后依然闪耀的人物和事迹,它们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虽经历风雨,却依旧明亮。

《三国演义》不仅以其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人物塑造吸引了无数读者,更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它不仅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理解人性和社会关系的重要读物。


注释:

  1. 《三国演义》:明末清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代表作之一。
  2. 东汉末年: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间段,当时朝廷腐败,地方割据,民不聊生。
  3. 桃园结义:指刘备、关羽、张飞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桃园)发誓结拜,共同抗敌的故事。
  4. 张角叛乱: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张角发动的一系列反抗中央政权的武装斗争。
  5. 刘焉:东汉末年幽州的太守,汉鲁恭王刘欣后代。
  6. 邹靖:幽州太守刘焉的部将,提议招兵买马以抵抗张角的军队。
  7. 涿县:东汉时期的郡县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一带。
  8. 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的同母弟弟,被封为涿鹿亭侯。
  9. 中山靖王刘胜阁下玄孙:指的是刘胜的儿子刘贞,他在汉武帝时期被封为涿鹿亭侯,后来因酎金事件失去侯爵,其后代因此得以留在涿县。
  10. 玄德:即刘备,字玄德。
  11. 郑玄、卢植: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官员,与公孙瓒等有深厚的交情。
  12. 公孙瓒:东汉末年的武将,曾与刘备有过交集。
  13. 刘元起:刘备的叔父刘元起对玄德的才华表示赞赏。
  14. 渔樵江渚上:形容生活简朴,远离尘嚣。
  15. 秋月春风:用来形容自然景色之美。
  16. 一壶浊酒喜相逢:形容朋友间的相聚欢乐。
  17. 《临江仙》:一首古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之手,此处用以结束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