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陶谦在徐州,闻曹操起军报仇,杀戮百姓,仰天恸哭曰:“我获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难!”急聚众官商议。曹豹曰:“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陶谦只得引兵出迎,远望操军如铺霜涌雪,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大书报仇雪恨四字。军马列成阵势,曹操纵马出阵,身穿缟素,扬鞭大骂。陶谦亦出马于门旗下,欠身施礼曰:“谦本欲结好明公,故托张闿护送。不想贼心不改,致有此事。实不干陶谦之故。望明公察之。”操大骂曰:“老匹夫!杀吾父,尚敢乱言!谁可生擒老贼?”夏侯惇应声而出。陶谦慌走入阵。夏侯惇赶来,曹豹挺枪跃马,前来迎敌。两马相交,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皆乱,各自收兵。
诗句:
且说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
译文:再说曹操的军队到达的地方,大肆杀戮百姓,挖开坟墓。
注释:此处“且说”为引出下文,“操大军”指曹操的军队。陶谦在徐州,闻曹操起军报仇,杀戮百姓,仰天恸哭曰:“我获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难!”
译文:陶谦在徐州时,听说曹操起兵报仇,屠杀百姓,他仰天痛哭道:“我得罪了天地,导致徐州的人民遭受这场大灾难!”
注释:陶谦是徐州牧,故称“徐州”。此处“报父仇”指为了报复父亲曹操而被处死。急聚众官商议。
译文:他急忙召集官员商议对策。
注释:“聚众官”即召集官员们,商议应对之策。曹豹曰:“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译文:曹豹说:“曹操的部队已到达这里,我们难道要束手待毙吗?我愿意助您战胜他们。”
注释:曹豹自称为“使君”,意为“您的使者”,表达愿意帮助陶谦的意思。陶谦只得引兵出迎,远望操军如铺霜涌雪,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大书报仇雪恨四字。
译文:陶谦只好率领军队出城迎战,远远望去,曹操的军队就像铺满霜雪一般,中军竖着两面白旗,上面写着“报仇雪恨”四个字。
注释:此处描述曹操军队的气势与威势。军马列成阵势,曹操纵马出阵,身穿缟素,扬鞭大骂。
译文:士兵们排列着整齐的阵势,曹操挥动马鞭出阵。曹操身着白色丧服,大声辱骂。
注释:此处描绘了曹操出征时的装束及场面。陶谦亦出马于门旗下,欠身施礼曰:“谦本欲结好明公,故托张闿护送。不想贼心不改,致有此事。实不干陶谦之故。望明公察之。”
译文:陶谦也从营帐里走出,下马向曹操行了一礼,说道:“我本来想要和您交好,所以请张闿护送。没想到您的心思没有变,竟然发生了这种事。这完全是陶谦的过错。请您明察。”
注释:此处陶谦表达了自己的悔意与自责。操大骂曰:“老匹夫!杀吾父,尚敢乱言!谁可生擒老贼?”夏侯惇应声而出。
译文:曹操大声斥责道:“你这个老家伙!杀害了我的父亲,竟然还敢胡说!谁能活捉你?”夏侯惇应声而出战。
注释:此处描写曹操愤怒的情绪以及夏侯惇的反应。陶谦慌走入阵。夏侯惇赶来,曹豹挺枪跃马,前来迎敌。两马相交,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皆乱,各自收兵。
译文:陶谦慌忙进入战阵。夏侯惇赶到后,曹豹挺枪跃马迎战。两军交战之际,突然刮起狂风,飞扬的沙石遮天蔽日,两军都混乱起来,各自收兵回营。
注释:此处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场面和双方的混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