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见不来接,心中疑虑,教把船于僻静岸口缆系,乃入寨见周瑜。瑜作色曰:“子翼何故欺吾太甚?”蒋干笑曰:“吾想与你乃旧日弟兄,特来吐心腹事,何言相欺也?”瑜曰:“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前番吾念旧日交情,请你痛饮一醉,留你共榻;你却盗吾私书,不辞而去,归报曹操,杀了蔡瑁、张允,致使吾事不成。今日无故又来,必不怀好意!吾不看旧日之情,一刀两段!本待送你过去,争奈吾一二日间,便要破曹贼;待留你在军中,又必有泄漏。”便教左右:“送子翼往西山庵中歇息。待吾破了曹操,那时渡你过江未迟。”蒋干再欲开言,周瑜已入帐后去了。
左右取马与蒋干乘坐,送到西山背后小庵歇息,拨两个军人伏侍。干在庵内,心中忧闷,寝食不安。是夜星露满天,独步出庵后,只听得读书之声。信步寻去,见山岩畔有草屋数椽,内射灯光。干往窥之,只见一人挂剑灯前,诵孙、吴兵书。干思:“此必异人也。”叩户请见。其人开门出迎,仪表非俗。干问姓名,答曰:“姓庞,名统,字士元。”干曰:“莫非凤雏先生否?”统曰:“然也。”干喜曰:“久闻大名,今何僻居此地?”答曰:“周瑜自恃才高,不能容物,吾故隐居于此。公乃何人?”干曰:“吾蒋干也。”统乃邀入草庵,共坐谈心。干曰:“以公之才,何往不利?如肯归曹,干当引进。”统曰:“吾亦欲离江东久矣。公既有引进之心,即今便当一行。如迟则周瑜闻之,必将见害。”于是与干连夜下山,至江边寻着原来船只,飞棹投江北。
诗句:
干见不来接,心中疑虑,教把船于僻静岸口缆系,乃入寨见周瑜。瑜作色曰:“子翼何故欺吾太甚?”蒋干笑曰:“吾想与你乃旧日弟兄,特来吐心腹事,何言相欺也?”瑜曰:“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前番吾念旧日交情,请你痛饮一醉,留你共榻;你却盗吾私书,不辞而去,归报曹操,杀了蔡瑁、张允,致使吾事不成。今日无故又来,必不怀好意!吾不看旧日之情,一刀两段!本待送你过去,争奈吾一二日间,便要破曹贼;待留你在军中,又必有泄漏。”
译文:
蒋干看见周瑜没有来接他,心生疑虑,于是将船只在偏僻的岸边停泊,然后进入军营去见周瑜。周瑜脸色发红说:“子翼为何欺骗我太厉害了?”蒋干笑着说:“我想和你成为过去的战友,特地前来向你倾诉心中的苦衷,怎么是欺骗呢?”周瑜说:“你要我说投降,除非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上次我念及我们之间的友谊,请你痛饮一顿,留下你与我同床。但你却偷取了我的私人书信,毫不客气地离开,回去向曹操报告,杀了蔡瑁和张允,使得我的计划无法实现。今天你无缘无故地来到这里,必定别有用心!我不看重旧日的情分,一刀两断!本来打算送你过去,但因为一二天后就要攻破曹操的大军,如果让你留在军中,又难免会泄露机密。”说完就命令左右的人送蒋干到西山后面的小庵休息。等周瑜攻破曹操的大营后,那时再渡江也不会晚了。蒋干还想说话,周瑜已经走进帐幕不见了。
注释:
- 蒋干:指蒋钦。
- 周瑜:指周公瑾。
- 前番:上次。
- 卿:对人的敬称。
- 刀山刀树:比喻危险的境地或艰苦的环境。
- 心下:内心。
- 寝食不安:睡觉不踏实,吃饭也不香甜。形容心里忧虑不安,吃不好睡不香。
- 是夜星露满天:那一夜,天上繁星灿烂,露水晶莹。
- 独步:独自行走。
- 山岩畔:山崖边的岩石上。
- 内射灯光:室内有灯光照射。
- 挂剑灯前:挂在灯架上的宝剑前面。
- 孙吴兵书:指孙子和吴起的军事著作。
- 凤雏先生:指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 久闻大名:很久之前听说过你的大名。
- 今何僻居此地?:现在你隐居在这里吗?
- 公乃何人?:您是……?
- 久矣:很久了。
- 引进:引荐,推荐,介绍。
- 海枯石烂:比喻历时极久远。
- 一刀两断:表示坚决断绝关系。
- 旧日弟兄:以前的战友或兄弟。
- 二三日内:一两天内。
- 泄漏:泄露秘密。
- 都督:古代官职名称。
- 庵:小房子或和尚居住的小庙。
- 伏侍:服侍。
- 是夜星露满天:那一夜,满天星辰璀璨,露水晶莹剔透。
- 草屋数椽:几间简陋的茅草屋。
- 射灯光:照明用的灯光。
- 读书之声:读书的声音。
- 山岩畔有草屋数椽,内射灯光。干往窥之:在山崖边的草屋里有几间茅草屋,室内有灯光照射。蒋干走过去看。
- 姓庞,名统,字士元:姓庞统,名字是士元(庞统)。
- 久闻大名,今何僻居此地?:我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今天你怎么住到这僻静地方来了?
- 如肯归曹:如果您愿意回到魏国去。
- 干当引进:我要推荐您。
- 即今便当一行:今天就动身吧。
- 迟则周瑜闻之:如果不及时的话,周瑜知道了就会对你不利。
- 吾亦有引进之心:我也有推荐您的意思。
- 今当与子翼连夜下山:现在我和您一起连夜下山。
赏析:
这首诗通过蒋干与周瑜的对话,描绘了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蒋干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情感表达真挚动人。通过对周瑜的描写,展现了他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性格特点;同时,也通过蒋干的遭遇,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背叛的恐惧。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背叛之间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