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拆书,就灯下观看。书略曰:“盖受孙氏厚恩,本不当怀二心。然以今日事势论之:用江东六郡之卒,当中国百万之师,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吴将吏,无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伏闻丞相诚心待物,虚怀纳士,盖愿率众归降,以图建功雪耻。粮草军仗,随船献纳。泣血拜白,万勿见疑。”曹操于几案上翻覆将书看了十余次,忽然拍案张目大怒曰:“黄盖用苦肉计,令汝下诈降书,就中取事,却敢来戏侮我耶!”便教左右推出斩之。左右将阚泽簇下。泽面不改容,仰天大笑。操教牵回,叱曰:“吾已识破奸计,汝何故哂笑?”泽曰:“吾不笑你。吾笑黄公覆不识人耳。”操曰:“何不识人?”泽曰:“杀便杀,何必多问!”操曰:“吾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奸伪之道。汝这条计,只好瞒别人,如何瞒得我!”泽曰:“你且说书中那件事是奸计?”操曰:“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无怨:你既是真心献书投降,如何不明约几时?你今有何理说?”阚泽听罢,大笑曰:“亏汝不惶恐,敢自夸熟读兵书!还不及早收兵回去!倘若交战,必被周瑜擒矣!无学之辈!可惜吾屈死汝手!”操曰:“何谓我无学?”泽曰:“汝不识机谋,不明道理,岂非无学?”操曰:“你且说我那几般不是处?”泽曰:“汝无待贤之礼,吾何必言!但有死而已。”操曰:“汝若说得有理,我自然敬服。”泽曰:“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相订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杀好人,真无学之辈也!”操闻言,改容下席而谢曰:“某见事不明,误犯尊威,幸勿挂怀。”泽曰:“吾与黄公覆,倾心投降,如婴儿之望父母,岂有诈乎!”操大喜曰:“若二人能建大功,他日受爵,必在诸人之上。”泽曰:“某等非为爵禄而来,实应天顺人耳。”操取酒待之。

诗句

操拆书,就灯下观看。    
书略曰: "盖受孙氏厚恩,本不当怀二心,然以今日事势论之,用江东六郡之卒,当中国百万之师,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    
东吴将吏,无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伏闻丞相诚心待物,虚怀纳士,盖愿率众归降,以图建功雪耻。粮草军仗,随船献纳。泣血拜白,万勿见疑。"    
曹操于几案上翻覆将书看了十余次,忽然拍案张目大怒曰:“黄盖用苦肉计,令汝下诈降书,就中取事,却敢来戏侮我耶!”便教左右推出斩之。左右将阚泽簇下。泽面不改容,仰天大笑。操教牵回,叱曰:“吾已识破奸计,汝何故哂笑?”泽曰:“吾不笑你。吾笑黄公覆不识人耳。”操曰:“何不识人?”泽曰:“杀便杀,何必多问!”操曰:“吾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奸伪之道。汝这条计,只好瞒别人,如何瞒得我!”泽曰:“你且说书中那件事是奸计?”操曰:“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无怨:你既是真心献书投降,如何不明约几时?你今有何理说?”阚泽听罢,大笑曰:“亏汝不惶恐,敢自夸熟读兵书!还不及早收兵回去!倘若交战,必被周瑜擒矣!无学之辈!可惜吾屈死汝手!”操曰:“何谓我无学?”泽曰:“汝不识机谋,不明道理,岂非无学?”操曰:“你且说我那几般不是处?”泽曰:“汝无待贤之礼,吾何必言!但有死而已。”操曰“汝若说得有理,我自然敬服。”泽曰:“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相订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杀好人,真无学之辈也!”操闻言,改容下席而谢曰:“某见事不明,误犯尊威,幸勿挂怀。”泽曰:“吾与黄公覆,倾心投降,如婴儿之望父母,岂有诈乎!”操大喜曰:“若二人能建大功,他日受爵,必在诸人之上。”泽曰:“某等非为爵禄而来,实应天顺人耳。”操取酒待之。    

译文:
曹操拆开书信,在烛光下仔细阅读。信中大致内容是:受到孙家深厚的恩惠,本不该心生二心。然而看现在的局势,如果使用江东的六郡兵力对抗中原的百万军队,双方力量悬殊,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江东的将领官吏没有智慧和愚蠢之分,都知道事情无法成功。周瑜年轻又笨拙,自以为了不起,想用鸡蛋碰石头;同时他还擅自作威作福,无辜之人受到刑罚,有功之人得不到奖赏。身为旧臣的人被随意羞辱,我心里实在不服气!我听说丞相您待人宽厚、虚怀若谷地吸纳人才,我就愿意率领我的部下归降,以此来建立功勋洗刷耻辱。我愿意将粮草军械都献给您,流着眼泪向您保证绝对不会再有任何怀疑。

曹操反复阅读了这封信十余次,突然拍着桌子生气地说:“黄盖使用苦肉计,让你写这样的诈降书,然后在其中找机会行事,竟然还胆敢戏弄我!”于是命令左右把阚泽拉下去斩首。阚泽面对死亡仍然面不改色,仰天大笑。曹操命令拉他回来,并呵斥道:“我已经识破了你的奸计,你为什么还要嘲笑我?”阚泽回答说:“我嘲笑的不是你们这些读书人。我只嘲笑黄公覆这个人不懂人心!”曹操问道:“你为何要嘲笑黄公覆?”阚泽说道:“既然杀了我就算了,何必多问!”曹操说:“我从小就熟读兵法,对各种阴谋诡计了解得很清楚。你的这一计策只是能够欺骗别人,怎么能欺骗得了我呢!”阚泽说道:“你最好告诉我书中哪一点是你奸计的破绽,否则你死了也不会觉得冤枉。”曹操说:“如果我说出你的错误之处,你会有什么反应?”阚泽笑道:“你早就不应该炫耀你的学问了!现在赶快收兵回去吧!如果你交战的话,一定会被周瑜擒获!你这样没有学问的人!真是可惜啊!”曹操说:“你到底指什么叫做我没有学问?”阚泽回答:“你没有理解机谋和策略,也没有明白道理,难道不是没有学问吗?”曹操问道:“你再说说你哪里做得不对?”阚泽答道:“你没有给有才能的人应有的尊重,我何必要说?但是只有一死而已。”曹操说:“如果你说的有道理,我就自然佩服你。”阚泽笑道:“难道你没听说过‘背叛主人做贼’吗,不能预定时间吗?如果现在就约定时间,那么急迫之下就无法动手行动了,这里反而可以接应我们,事情肯定会泄露出去。只能趁势行动,怎么可以预先约定日期呢?你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想要屈害好人,真是没有学问!”曹操听了这些话,脸色改变,放下酒杯向阚泽道歉说:“我因为事情判断不明,冒犯了你,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阚泽说:“我和黄公覆真心投诚,就像婴儿期待父母一样,怎么会有欺诈之心!曹操听到这话非常高兴地说:“如果两个人能够立下大功,将来接受爵位的时候,一定排在所有人前面。”阚泽说:“我们不是冲着爵位来的,是顺应天意和人心才来投效的。”曹操拿酒款待他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曹操与阚泽之间的一场心理较量。阚泽以其机智和沉着应对曹操的质疑与挑战,展示了他的智慧与胆识。诗中通过对话形式生动展现了曹操与阚泽之间的对话,以及他们对形势的判断和心理博弈。

曹操初读信时显得愤怒和不解,而阚泽则以平静的态度回应,指出曹操缺乏对人性的理解。接着,阚泽巧妙地指出曹操自己的行为和言辞中的缺陷,让曹操意识到了他的错误。而曹操最后的反应则是认识到自己先前的误解和傲慢,并对阚泽的智慧表示感谢。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它不仅反映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同时也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阚泽的机智与沉着以及他的冷静分析使读者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好感。此外,诗中对曹操性格的描写也相当到位,使得这个历史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