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家贫好学,与人佣工,尝借人书来看,看过一遍,更不遗忘;口才辨给,少有胆气。孙权召为参谋,与黄盖最相善。盖知其能言有胆,故欲使献诈降书。泽欣然应诺曰:“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躯报主,泽又何惜微生!”黄盖滚下床来,拜而谢之。泽曰:“事不可缓,即可便行。”盖曰:“书已修下了。”泽领了书,只就当夜扮作渔翁,驾小舟,望北岸而行。
是夜寒星满天。三更时候,早到曹军水寨。巡江军士拿住,连夜报知曹操。操曰:“莫非是奸细么?”军士曰:“只一渔翁,自称是东吴参谋阚泽,有机密事来见。”操便教引将入来。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问曰:“汝既是东吴参谋,来此何干?”泽曰:“人言曹丞相求贤若渴,今观此问,甚不相合。黄公覆,汝又错寻思了也!”操曰:“吾与东吴旦夕交兵,汝私行到此,如何不问?”泽曰:“黄公覆乃东吴三世旧臣,今被周瑜于众将之前,无端毒打,不胜忿恨。因欲投降丞相,为报仇之计,特谋之于我。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操曰:“书在何处?”阚泽取书呈上。
【诗句原文】
却说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家贫好学,与人佣工,尝借人书来看,看过一遍,更不遗忘;口才辨给,少有胆气。孙权召为参谋,与黄盖最相善。盖知其能言有胆,故欲使献诈降书。泽欣然应诺曰:“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躯报主,泽又何惜微生!”黄盖滚下床来,拜而谢之。泽曰:“事不可缓,即可便行。”盖曰:“书已修下了。”泽领了书,只就当夜扮作渔翁,驾小舟,望北岸而行。
【译文】
据说阚泽的字是德润,他是会稽山阴人;家里贫穷却好学,经常给人做雇工,曾经借别人的书籍来看,看完后也不会忘记。他有口才和辩才,但胆子比较小。孙权召他为参谋,他和黄盖非常要好。因为黄盖知道他有口才和勇气,所以希望让他献出诈降书。阚泽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大丈夫活在世上,如果不能立功建业,不就像草木一样腐烂吗?您既然捐躯报主,我为什么吝惜自己的生命呢?”黄盖激动地上了床来,向阚泽行礼感谢。阚泽说:“事情不能拖延,现在就出发吧。”黄盖说:“信已经写好了。”阚泽接过信,就在这个夜晚扮作一个渔翁,驾着小船,往北岸行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人阚泽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勇气与智慧。在故事中,阚泽虽然出身贫寒,但他有志于功名,敢于冒险献策给孙权。他的智慧在于识破曹操的怀疑和不信任,以及他对于黄盖的信任和理解。他的行为显示了忠诚和牺牲精神,即使在面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也愿意为了国家和主人去冒险。
诗歌中的“寒星满天”等描绘,增强了场景的氛围感,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紧张的气氛和人物的内心情感。整体上,这是一首表现忠诚与智勇并存主题的诗篇,通过阚泽的形象传递了古代士人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