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周瑜正理会进兵之事,忽报江北有船来到江口,称是蔡瑁之弟蔡和、蔡中,特来投降。瑜唤入。二人哭拜曰:“吾兄无罪,被操贼所杀。吾二人欲报兄仇,特来投降。望赐收录,愿为前部。”瑜大喜,重赏二人,即命与甘宁引军为前部。二人拜谢,以为中计。瑜密唤甘宁分付曰:“此二人不带家小,非真投降,乃曹操使来为奸细者。吾今欲将计就计,教他通报消息。汝可殷勤相待,就里提防。至出兵之日,先要杀他两个祭旗。汝切须小心,不可有误。”甘宁领命而去。
鲁肃入见周瑜曰:“蔡中、蔡和之降,多应是诈,不可收用。”瑜叱曰:“彼因曹操杀其兄,欲报仇而来降,何诈之有!你若如此多疑,安能容天下之士乎!”肃默然而退,乃往告孔明。孔明笑而不言。肃曰:“孔明何故哂笑?”孔明曰:“吾笑子敬不识公瑾用计耳。大江隔远,细作极难往来。操使蔡中、蔡和诈降,刺探我军中事,公瑾将计就计,正要他通报消息。兵不厌诈,公瑾之谋是也。”肃方才省悟。
【诗句】
且说周瑜正理会进兵之事,忽报江北有船来到江口,称是蔡瑁之弟蔡和、蔡中,特来投降。瑜唤入。二人哭拜曰:“吾兄无罪,被操贼所杀。吾二人欲报兄仇,特来投降。望赐收录,愿为前部。”瑜大喜,重赏二人,即命与甘宁引军为前部。
【译文】
周瑜正忙于处理进军的事宜时,突然有人通报说有船只驶向江口,船上的人声称是蔡瑁的弟弟蔡和和蔡中,他们前来投降。周瑜召见二人,两人哭着拜见周瑜,并声称自己的兄长无辜被杀,他们要报仇,特地来投降。周瑜非常高兴,对二人大加赏赐,并将他们安排在前队指挥位置上。二人感谢周瑜的信任和重用,以为这是自己报恩的机会。周瑜却暗中吩咐甘宁,让甘宁以更优厚的待遇对待这两个人,同时密切监视,等待合适的时机再采取行动。
【关键词注释】
- 进兵:指的是出兵打仗或进行军事进攻
- 曹操:指东汉末年的权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65岁。
- 周瑜:东吴的名将,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字公谨,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官至汉大将军、左护军,死后追赠为“忠武侯”。
- 降:投降
- 诈降:故意假意投降
- 细作:间谍
- 笑:此处指微笑
- 省悟:理解并领悟
- 公瑾:周瑜的字
【赏析】
本诗描绘了周瑜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巧妙运用反间计,成功使敌人自相残杀,从而削弱敌人的战斗力。周瑜的智谋和冷静应对展现了其作为将领的非凡才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策略运用的认可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