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黄盖卧于帐中,诸将皆来动问。盖不言语,但长吁而已。忽报参谋阚泽来问。盖令请入卧内,叱退左右。阚泽曰:“将军莫非与都督有仇?”盖曰:“非也。”泽曰:“然则公之受责,莫非苦肉计乎?”盖曰:“何以知之?”泽曰:“某观公瑾举动,已料着八九分。”盖曰:“某受吴侯三世厚恩,无以为报,故献此计,以破曹操。吾虽受苦,亦无所恨。吾遍观军中,无一人可为心腹者。惟公素有忠义之心,敢以心腹相告。”泽曰:“公之告我,无非要我献诈降书耳。”盖曰:“实有此意。未知肯否?”阚泽欣然领诺。正是:勇将轻身思报主,谋臣为国有同心。

未知阚泽所言若何,且看下文分解。

诗句

  1. 且说黄盖卧于帐中,诸将皆来动问。
  2. 盖不言语,但长吁而已。
  3. 忽报参谋阚泽来问。
  4. 盖令请入卧内,叱退左右。
  5. 阚泽曰:“将军莫非与都督有仇?”
  6. 盖曰:“非也。”
  7. 泽曰:“然则公之受责,莫非苦肉计乎?”
  8. 盖曰:“何以知之?”
  9. 泽曰:“某观公瑾举动,已料着八九分。”
  10. 盖曰:“吾虽受苦,亦无所恨。
  11. 吾遍观军中,无一人可为心腹者。
  12. 惟公素有忠义之心,敢以心腹相告。”
  13. 泽曰:“公之告我,无非要我献诈降书耳。”
  14. 盖曰:“实有此意。未知肯否?”
  15. 阚泽欣然领诺。

译文

  1. 黄盖静躺在床上,所有的将领都来询问情况。
  2. 黄盖不说话,只是长叹一声而已。
  3. 有人报告说参谋阚泽前来询问。
  4. 黄盖让阚泽进来卧室,并喝令周围的人离开。
  5. 阚泽问黄盖是否和周瑜有仇。
  6. 黄盖否认说不是。
  7. 阚泽推测说黄盖的受刑一定是一个苦肉计。
  8. 黄盖询问为什么知道这个。
  9. 阚泽认为黄盖已经看穿了周瑜的许多计划。
  10. 黄盖表示虽然他遭受苦难,但并不抱怨。
  11. 他在军队中观察过,没有发现可以信任的人。
  12. 只有阚泽一向忠心,愿意把心事告诉他。
  13. 阚泽问黄盖是不是要他献上诈降书。
  14. 黄盖承认确实有这个想法,但是不确定阚泽是否愿意接受。
  15. 阚泽高兴地接受了他的请求。

注释

  • 且说:引述前文,引出下文要说的内容。
  • 诸将皆来动问:众将领都过来询问情况或提出问题。
  • 苦肉计:一种心理战术,通过使自己痛苦来达到某种目的。
  • 心腹:指最可靠的朋友或亲信,这里指可以信赖的助手。
  • 瑜(周瑜):即公瑾,周瑜的字。
  • 阚泽:字德润,是孙权手下的谋士之一。
  • 都督:古代对高级军事指挥官的尊称。
  • 忠义之心:指忠诚和正义的心志。
  • 心腹相告:秘密地将心里话告诉某人,表示非常信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盖与周瑜之间的一次对话,揭示了黄盖为了报答孙权对他的厚恩而献出诈降的计划。诗中运用对话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心理活动和相互关系,通过阚泽的对话,展示了黄盖的忠心以及他对孙权的感激之情。此外,诗中的用词如“苦肉计”等,也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和神秘色彩。通过这些细节,我们能够感受到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人物性格的鲜明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