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升帐谓众谋士曰:“若非天命助吾,安得凤雏妙计?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程昱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操大笑曰:“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诸将皆拜伏曰:“丞相高见,众人不及。”操顾诸将曰:“青、徐、燕、代之众,不惯乘舟。今非此计,安能涉大江之险!”只见班部中二将挺身出曰:“小将虽幽、燕之人,也能乘舟。今愿借巡船二十只,直至江口,夺旗鼓而还,以显北军亦能乘舟也。”操视之,乃袁绍手下旧将焦触、张南也。操曰:“汝等皆生长北方,恐乘舟不便。江南之兵,往来水上,习练精熟,汝勿轻以性命为儿戏也。”焦触、张南大叫曰:“如其不胜,甘受军法!”操曰:“战船尽已连锁,惟有小舟。每舟可容二十人,只恐未便接战。”触曰:“若用大船,何足为奇?乞付小舟二十余只,某与张南各引一半,只今日直抵江南水寨,须要夺旗斩将而还。”操曰:“吾与汝二十只船,差拨精锐军五百人,皆长枪硬弩。到来日天明,将大寨船出到江面上,远为之势。更差文聘亦领三十只巡船接应汝回。”焦触、张南欣喜而退。
诗句:
- “若非天命助吾,安得凤雏妙计?” ——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如果没有上天的帮助,他就无法得到刘备的良将诸葛亮,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辉煌。
- “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 —— 描述的是曹操用铁索链船来渡过长江的情景,比喻这种技术非常可靠和安全。
- “程昱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 —— 这是程昱对局势的分析,指出虽然船被链条连接,但是使用火攻攻击的话会很难防备。
- “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 —— 这是荀攸对程昱的分析提出质疑,询问曹操为什么嘲笑他的观点。
- “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 —— 曹操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敌人无法使用火攻,因为冬天只有北风和西北风,没有东风和南风。并且,他的位置使得他的部队位于南方,如果敌人使用火攻,那实际上是在烧毁自己的部队。
- “诸将皆拜伏曰:“丞相高见,众人不及。”” —— 所有将领都对曹操的智慧和判断感到钦佩,认为他的见解非常高明,其他人都无法与之相比。
- “操顾诸将曰:“青、徐、燕、代之众,不惯乘舟。今非此计,安能涉大江之险!”” —— 曹操回顾其他将领,告诉他们北方的士兵不习惯乘坐船只,如果不采用这个策略,他们将无法通过长江的危险水域。
- “只见班部中二将挺身出曰:”小将虽幽、燕之人,也能乘舟。今愿借巡船二十只,直至江口,夺旗鼓而还,以显北军亦能乘舟也。”” —— 两位士兵站出来表达愿意尝试乘坐小船返回并展示北军也能驾驶船只的能力。
- “操视之,乃袁绍手下旧将焦触、张南也。” —— 曹操看到这两位士兵就是曾经属于袁绍阵营的旧将。
- “操曰:“汝等皆生长北方,恐乘舟不便。江南之兵,往来水上,习练精熟,汝勿轻以性命为儿戏也。”” —— 曹操解释说北方的士兵可能不擅长游泳,并且江南的水兵更熟悉水上作战。所以他告诫这些士兵不要轻视他们的生命,就像对待儿戏一样。
- “焦触、张南大叫曰:“如其不胜,甘受军法!”” —— 焦触和张南表示如果他们不能胜利,愿意接受军法的惩罚。
- “操曰:“战船尽已连锁,惟有小舟。每舟可容二十人,只恐未便接战。”” —— 曹操说所有的战船都已经被链条连接,只剩下了一些小船,可以容纳20个人。这可能意味着小船数量不足以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对抗。
- “触曰:”若用大船,何足为奇?乞付小舟二十余只,某与张南各引一半,只今日直抵江南水寨,须要夺旗斩将而还。”” —— 焦触表示如果他使用大船的话那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他请求获得20多只小船,然后他会和他的战友张南一起带领其中一半的船只去江南的水寨进行战斗,目标是夺取敌人的旗帜和杀死敌人。
- “操曰:“吾与汝二十只船,差拨精锐军五百人,皆长枪硬弩。” —— 曹操承诺会给予焦触和他的战友们20艘小船,并派遣50名精锐的步兵和弓箭手。
- “到来日天明,将大寨船出到江面上,远为之势。更差文聘亦领三十只巡船接应汝回。” —— 曹操安排他们在第二天天明的时候,将大船驶到江面上,用来作为他们进攻时的障碍物或诱饵。同时他还安排了文聘带领30只巡船来帮助他们返回。
- “焦触、张南欣喜而退。” —— 焦触和张南带着他们的任务完成了,非常高兴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