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曹操在许都,威福日甚。长史董昭进曰:“自古以来,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虽周公、吕望,莫可及也。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岂可与诸臣宰同列乎?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你道那九锡?一,车马(大辂、戎辂各一。大辂,金车也。戎辂,兵车也。玄牡二驷,黄马八匹);二,衣服(衮冕之服,赤舄副焉。衮冕,王者之服。赤舄,朱履也);三,乐悬(乐悬,王者之乐也);四,朱户(居以朱户,红门也);五,纳陛(纳陛以登。陛,阶也);六,虎贲(虎贲三百人,守门之军也);七,鈇钺(鈇钺各一。鈇,即斧也。钺,斧属);八、弓矢(彤弓一,彤矢百。彤,赤色也。玈矢千。玈,黑色也);九,秬鬯圭瓚(秬鬯一卣,圭瓚副焉。秬,黑黍也。鬯,香酒,灌地以求神于阴。卣,中樽也。圭瓚,宗庙祭器,以祀先王也)。

赵云截江夺阿斗的诗句如下:

长史董昭进曰:“自古以来,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虽周公、吕望,莫可及也。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岂可与诸臣宰同列乎?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

译文:
长史董昭进谏说:“自古以来,人臣之中没有谁能比得上丞相的功劳。即使是周公、吕望,也不能与之相比。他们历经风雨,三十多年的时间,扫清了各种凶恶的敌人,为百姓除害,使得汉朝再次兴盛起来。怎么能和众大臣一样呢?应该接受魏国公的称号,并赐予‘九锡’来表彰他的伟大功德。”

关键词注释:

  • 曹操: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后来成为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 许都:古称许昌,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
  • 董昭:字休昭,东汉末年的政治人物,曾任曹操的长史。
  • 周公、吕望:周公旦、吕尚(字子牙),都是周朝初期的重要辅政大臣。
  • 三十余年:三十年间,形容时间很长。
  • 扫除群凶:消灭了许多邪恶的势力。
  • 百姓除害:保护和帮助百姓免受祸害。
  • 汉室:汉朝的皇室。
  • 魏公:指曹操被封为魏国公,即魏国的国公。
  • 九锡:古代帝王赐给有功之臣的珍贵物品,以示嘉奖和封赏。
  • 大辂、戎辂:两种不同用途的车,分别代表皇帝出行时乘坐的大型车辆和战时出征时使用的战车。
  • 衮冕之服:帝王的正式礼服。
  • 赤舄副焉:赤色的鞋作为配饰。
  • 乐悬:古代音乐机构,负责演奏音乐。
  • 朱户:红门,象征尊贵。
  • 纳陛以登:在台阶上行走,表示地位尊贵。
  • 虎贲:皇家警卫部队。
  • 鈇钺各一:各赠送一把斧头和钺。鈇钺是古代武器,用于执行死刑。
  • 弓矢:弓箭,用于战斗或狩猎。
  • 秬鬯圭瓚:秬鬯是一种祭祀用的香料酒,圭瓚是祭祀用的礼器。
  • 周公旦、吕尚(子牙):历史上著名的辅助帝王建立国家的重要辅佐人物。

赏析:
此段文字反映了三国时期曹操权势的巅峰状态,以及当时士人对曹操功绩的高度赞扬。曹操凭借其卓越的战功和治国才能,成为了魏国开国功臣,受到了极高的尊崇。董昭的这番言论,不仅表达了对曹操成就的认同,而且体现了当时士人阶层对于忠诚和功绩的价值观。同时,“九锡”这一古代帝王给予有功之臣的珍贵物品,也象征着曹操在政治地位上的至高无上。整段话通过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政治理想和权力追求的思考,同时也折射出三国纷争时期的复杂局势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盛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