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孔明分付黄忠:“你既要去,吾教法正助你。凡事计议而行。吾随后拨人马来接应。”黄忠应允,和法正领本部兵去了。孔明告玄德曰:“此老将不着言语激他,虽去不能成功。他今既去,须拨人马前去接应。”乃唤赵云:“将一枝人马,从小路出奇兵接应黄忠:若忠胜,不必出战;倘忠有失,即去救应。”又遣刘封、孟达:“领三千兵于山中险要去处,多立旌旗,以壮我兵之声势,令敌人惊疑。”三人各自领兵去了。又差人往下辨,授计与马超,令他如此而行。又差严颜往巴西阆中守隘,替张飞、魏延来同取汉中。
却说张郃与夏侯尚来见夏侯渊,说:“天荡山已失,折了夏侯德、韩浩。今闻刘备亲自领兵来取汉中,可速奏魏王,早发精兵猛将,前来策应。”夏侯渊便差人报知曹洪。洪星夜前到许昌,禀知曹操。操大惊,急聚文武,商议发兵救汉中。长史刘晔进曰:“汉中若失,中原震动。大王休辞劳苦,必须亲自征讨。”操自悔曰:“恨当时不用卿言,以致如此!”忙传令旨,起兵四十万亲征。时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也。
诗句
三国演义 · 第七十一回 ·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译文
《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据守对山,黄忠等待敌人疲劳后再战;占据汉水,赵云在人数少的情况下取胜。
注释
- 占对山:占据有利的地势,使敌人难以进攻。
- 黄忠逸待劳:黄忠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发起攻击。
- 据汉水:占领汉水流域,占据地理优势。
- 赵云寡胜众:赵云以寡敌众,取得了胜利。
- 孔明:诸葛亮的简称,这里是刘备的军师。
- 玄德:刘备的字,这里是指刘备本人。
- 法正:蜀汉的官员,这里协助黄忠。
- 赵云:蜀汉名将,此处为赵云的简称,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
- 刘封、孟达:分别代表刘备的两个将领。
- 严颜:蜀汉名将,此处代表张飞的部将之一。
- 马超:蜀汉的名将,此处为刘备的部下。
- 夏侯渊:曹操的儿子,此处为夏侯渊的代表。
- 张郃与夏侯尚:此处代表魏国将领。
- 曹洪:曹操的亲信将领,此处为曹洪的代表。
- 刘晔:刘备的谋士,此处为刘晔的代表。
- 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此处为曹操的代表。
- 长史:官名,负责记录和起草文书,此处为刘晔的长史。
- 刘晔进曰:即刘晔上奏,此处为刘晔的言行。
- 操大惊:曹操非常惊讶,此处为曹操的情感反应。
- 自悔: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采纳刘晔的意见,此处为曹操的情绪表达。
赏析
这一章讲述了诸葛亮为了稳定后方,派遣黄忠和赵云去前线,并安排了严密的接应计划。黄忠和赵云各自带领部队出征,而诸葛亮则通过刘封、孟达等将领在关键地点设下埋伏,以防万一。同时,他也让严颜去防守阆中,以防敌人从侧面进攻。此外,他还派遣马超去支援张飞、魏延,共同夺取汉中。这一系列的行动显示了诸葛亮的军事智慧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