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寻见夏侯尚、韩浩议曰:“此天荡山,乃粮草之所;更接米仓山,亦屯粮之地:是汉中军士养命之源。倘若疏失,是无汉中也。当思所以保之。”夏侯尚曰:“米仓山有吾叔夏侯渊分兵守护,那里正接定军山,不必忧虑。天荡山有吾兄夏侯德镇守,我等宜往投之,就保此山。”
于是张郃与二将连夜投天荡山来,见夏侯德,具言前事。夏侯德曰:“吾此处屯十万兵,你可引去,复取原寨。”郃曰:“只宜坚守、不可妄动。”忽听山前金鼓大震,人报黄忠兵到。夏侯德大笑曰:“老贼不谙兵法,只恃勇耳!”郃曰:“黄忠有谋,非止勇也。”德曰:“川兵远涉而来,连日疲困,更兼深入战境,此无谋也!”郃曰:“亦不可轻敌,且宜坚守。”韩浩曰:“愿借精兵三千击之,当无不克。”德遂分兵与浩下山。
诗句:
1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七十回,描写了张飞智取瓦口隘的情节。
-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 描述的则是老将黄忠智谋夺取天荡山的故事。
译文: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张郃找到夏侯尚和韩浩商议道:“天荡山,是粮草之地;米仓山与它相接,同样也是屯粮之地。这是汉中军士生存的根本。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就等于失去了汉中。”夏侯尚回答:“米仓山有我叔夏侯渊分兵守护,那里正接定军山,我们不必担忧。天荡山由我兄夏侯德镇守,我们应该去投奔他,就保障这一带的安宁。”
于是,张郃与两位将领连夜奔向天荡山,见到夏侯德,详细地叙述了先前的事情。夏侯德说:“我这里驻扎着十万兵马,你可以带领他们回去,重新占领原来的寨子。”张郃回答说:“只能坚守,不可轻易行动。”突然听到山前金鼓大震,有人报告黄忠的部队已经到来了。夏侯德笑道:“这个老贼不懂军事,只知道凭借自己的勇气!”张郃回应说:“黄忠很有谋略,不仅仅是依靠勇气。”夏侯德说:“川军长途跋涉而来,连日疲困,更况且深入敌境作战,这是没有策略的!”张郃回答说:“也不能轻视敌人,应该坚守阵地。”韩浩请求借用三千精兵出击,张郃表示一定会胜利。夏侯德于是派兵给韩浩下山。
注释:
- 猛张飞:《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勇猛善战,以智取胜著称。
- 智取瓦口隘:形容张飞利用计谋成功地占领了瓦口隘,显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 老黄忠:《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年老但武艺高强,常以其机智和谋略为人所称赞。
- 计夺天荡山:描述黄忠运用智谋夺取天荡山的战略。
- 张郃和韩浩:《三国演义》中的将领,分别在文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建议。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张飞和黄忠的不同表现和态度,展示了两位英雄在战争中的智谋和勇气。张飞的“智取瓦口隘”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而黄忠的“计夺天荡山”则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谋略。两人虽然都是战场上的英雄,但各有各的特点和战术,这也是《三国演义》丰富人物性格和战争策略的表现。同时,诗中的对话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和紧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