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司马懿奏曰:“臣尝奏陛下,言孔明必出陈仓,故以郝昭守之,今果然矣。彼若从陈仓入寇,运粮甚便。今幸有郝昭、王双守把,不敢从此路运粮。其余小道,搬运艰难。臣算蜀兵行粮止有一月,利在急战。我军只宜久守。陛下可降诏,令曹真坚守诸路关隘,不要出战。不须一月,蜀兵自走。那时乘虚而击之,诸葛亮可擒也。”睿欣然曰:“卿既有先见之明,何不自引一军以袭之?”懿曰:“臣非惜身重命,实欲存下此兵,以防东吴陆逊耳。孙权不久必将僭号称尊;如称尊号,恐陛下伐之,定先入寇也:臣故欲以兵待之。”正言间,忽近臣奏曰:“曹都督奏报军情。”懿曰:“陛下可即令人告戒曹真:凡追赶蜀兵,必须观其虚实,不可深入重地,以中诸葛亮之计。”睿即时下诏,遣太常卿韩暨持节告戒曹真:“切不可战,务在谨守;只待蜀兵退去,方才击之。”司马懿送韩暨于城外,嘱之曰:“吾以此功让与子丹;公见子丹,休言是吾所陈之意,只道天子降诏,教保守为上。追赶之人,大要仔细,勿遣性急气躁者追之。”暨辞去。
诗句
三国演义 · 第九十八回 ·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译文
司马懿上奏道:“我曾经向陛下进言,说孔明一定出陈仓,因此以郝昭驻守陈仓,现在果然如此。如果蜀军从陈仓入境,运送粮食就很方便。如今幸好有郝昭、王双防守,不敢从这里路运送粮食。其他小路搬运非常困难。我计算蜀军的粮草只能持续一个月,利在速战。我军只宜长久坚守。陛下可下诏,命令曹真坚守诸路关隘,不要出战。不需要一个月,蜀军就会自行撤退。那时我们乘虚而击之,诸葛亮就可以被擒获。”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司马懿在三国时期的政治智慧和军事策略。通过分析蜀汉的动向和地形,他提出了一种谨慎的军事策略,主张避免与蜀军正面冲突,等待其退兵后再行攻击。这种策略显示了他对战争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对于政治和军事平衡的重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三国时期的复杂政治格局和各势力之间的相互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