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逃命而走,正遇山坡口一彪军,乃是姜维。耀大骂曰:“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维笑曰:“吾欲擒曹真,误赚汝矣!速下马受降!”耀骤马夺路,望山谷中而走。忽见谷口火光冲天,背后追兵又至。耀自刎身死,余众尽降。孔明连夜驱兵,直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马,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却说曹真听知折了费耀,悔之不及,遂与郭淮商议退兵之策。于是孙礼、辛毗星夜具表申奏魏主,言蜀兵又出祁山,曹真损兵折将,势甚危急。睿大惊,即召司马懿入内曰:“曹真损兵折将,蜀兵又出祁山。卿有何策,可以退之?”懿曰:“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正是:已见子丹无胜术,全凭仲达有良谋。
诗句
第一句
耀逃命而走,正遇山坡口一彪军,乃是姜维。
- 耀逃命而走:指的诸葛亮因失败被迫逃走。
- 山坡口:指的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地方。
- 一彪军:指的是一队军队或部队。
-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后来成为魏国的大臣。
第二句
耀大骂曰:“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反贼无信:这里指责对方背叛诚信,没有信用。
- 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表示自己的不幸是被对方的阴谋诡计所欺骗。
第三句
维笑曰:“吾欲擒曹真,误赚汝矣!速下马受降!”
- 擒曹真:想要捉住曹操的儿子曹真是他的目标。
- 误赚汝矣:意思是说这次计谋被对方识破,反而让自己损失了。
第四句
耀骤马夺路,望山谷中而走。
- 骤马夺路:形容骑马迅速逃离。
- 望山谷中而走:向山谷中逃跑。
第五句
忽见谷口火光冲天,背后追兵又至。
- 谷口火光冲天:描述一种紧急的场景,火光冲天可能意味着有火灾发生,或者有战斗正在进行。
- 背后追兵又至:说明有敌军追赶过来。
第六句
耀自刎身死,余众尽降
- 自刎身死:自己结束生命。
- 余众尽降:剩余的部下全部投降。
译文
诸葛亮因失败被迫逃走,恰好在山坡口遇到魏军的一支部队,正是魏将姜维。诸葛亮大声斥责姜维是“反叛之人,毫无信用”,并说自己是被姜维的计谋所欺骗。姜维笑着回应说:“我原本是想捉住曹操的儿子曹真,却没想到反而会让你得手。”然后,诸葛亮让士兵赶快离开战场,向山谷方向逃去。突然之间,他看见山谷口的火光冲天,原来是后方的追兵赶到了。诸葛亮决定自杀,最终身亡,剩下的部下都投降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人物语言,展现了诸葛亮与姜维之间的智勇对决,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同时,它也体现了战争中的策略和智慧,以及人性的复杂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