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至东吴,见了孙权,呈上国书。权大喜,设宴相待,打发回蜀。权召陆逊入,告以西蜀约会兴兵伐魏之事。逊曰:“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既与同盟,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虚取中原也。”即时下令,教荆襄各处都要训练人马,择日兴师。

却说陈震回到汉中,报知孔明。孔明尚忧陈仓不可轻进,先令人去哨探。回报说:“陈仓城中郝昭病重。”孔明曰:“大事成矣。”遂唤魏延、姜维分付曰:“汝二人领五千兵,星夜直奔陈仓城下;如见火起,并力攻城。”二人俱未深信,又来告曰:“何日可行?”孔明曰:“三日都要完备;不须辞我,即便起行。”二人受计去了。又唤关兴、张苞至,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二人各受密计而去。且说郭淮闻郝昭病重,乃与张郃商议曰:“郝昭病重,你可速去替他。我自写表申奏朝廷,别行定夺。”张郃引着三千兵,急来替郝昭。时郝昭病危,当夜正呻吟之间,忽报蜀军到城下了。昭急令人上城守把。时各门上火起,城中大乱。昭听知惊死。蜀兵一拥入城。

诗句

震至东吴,见了孙权,呈上国书。权大喜,设宴相待,打发回蜀。权召陆逊入,告以西蜀约会兴兵伐魏之事。逊曰:“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既与同盟,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虚取中原也。”即时下令,教荆襄各处都要训练人马,择日兴师。

译文

诸葛亮在东吴,见到孙权,并送上一封国书。孙权非常高兴,设宴招待他,然后让他回去向蜀国报告。孙权召见陆逊,告诉他与蜀国有军事联盟并且计划联合进攻魏国的事情。陆逊说:“这是诸葛亮怕司马懿的计谋。既然已经和我们结盟,我们就不得不听从他的安排。现在我们假装要出兵,这样我们可以给西蜀提供支援。等到诸葛亮攻打魏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趁虚而入,夺取中原。”于是,他立即下达命令,让荆州、襄阳等地的士兵和将领们进行战斗训练,选择适当的时间开始军事行动。

注释

  • 震至东吴:诸葛孔明前往东吴。
  • 见孙权:参见孙权。
  • 呈上国书:将国书献给孙权。
  • 权大喜:孙权非常高兴。
  • 设宴相待:举行宴会款待诸葛孔明。
  • 打发回蜀:让诸葛孔明返回蜀国。
  • 召陆逊入:召集陆逊入朝。
  • 告以西蜀:告诉陆逊关于与蜀国的军事联盟。
  • 孔明惧司马懿之谋:诸葛亮害怕司马昭的计谋。
  • :结盟。
  • 不得不从:不能不听从。
  • 虚作:假装。
  • 火起:烽火四起,形容战争即将爆发。
  • 乘虚取中原:趁机攻占中原。
  • 郭淮闻郝昭病重:郭淮听说郝昭病重。
  • 张郃商议:张郃和郭淮商量对策。
  • 替郝昭:代替郝昭守卫城池。
  • 当夜正呻吟之间:就在那一晚,正当郝昭呻吟之间。
  • 忽报蜀军到城下了:忽然听到蜀军已到达城下的消息。
  • 昭急令人上城守把:郝昭急忙派人登上城墙防守。
  • 时各门上火起:当时各个城门都有烽火燃起。
  • 城中大乱:城里顿时混乱。
  • 昭听知惊死:郝昭听到这个消息后惊愕而死。
  • 蜀兵一拥入城:蜀军迅速进入城内。

赏析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中描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与吴国孙权之间的外交和军事策略。通过陆逊的话语,展现了诸葛亮对司马懿的担忧以及他在与吴国的结盟中的决策过程,以及他如何利用这一联盟来对抗可能的敌人。诗中描绘的紧张氛围和战略布局,不仅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复杂政治关系,还体现了智者在战争中的策略运用和心理博弈。此外,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塑造了陆逊的智慧形象,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战略思维和战争艺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