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日,乡民奔告曰:“蜀兵退入谷中之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孔明果然死了,止留姜维引一千兵断后。前日车上之孔明,乃木人也。”懿叹曰:“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因此蜀中人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后人有诗叹曰:“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司马懿知孔明死信已确,乃复引兵追赶。行到赤岸坡,见蜀兵已去远,乃引还,顾谓众将曰:“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遂班师回。一路上见孔明安营下寨之处,前后左右,整整有法,懿叹曰:“此天下奇才也!”于是引兵回长安,分调众将,各守隘口,懿自回洛阳面君去了。

却说杨仪、姜维排成阵势,缓缓退入栈阁道口,然后更衣发丧,扬幡举哀。蜀军皆撞跌而哭,至有哭死者。蜀兵前队正回到栈阁道口,忽见前面火光冲天,喊声震地,一彪军拦路。众将大惊,急报杨仪。正是:已见魏营诸将去,不知蜀地甚兵来。

诗句

第一句

过了两日,乡民奔告曰:“蜀兵退入谷中之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孔明果然死了,止留姜维引一千兵断后。前日车上之孔明,乃木人也。”

  • 注释:
  • 过两日:指过了两天的时间。
  • 乡民:指当地的民众。
  • 蜀兵:指诸葛亮的军队。
  • 哀声震地:形容声音非常悲伤,震动大地。
  • 白旗:白色的旗帜,通常代表阵亡或投降。
  • 孔明果然死了:确认了诸葛亮已经死亡的事实。
  • 止留姜维引一千兵断后:只留下姜维率领的一千士兵作为后卫。
  • 前日车上之孔明:指的是在之前诸葛亮还在时,他在车上的情形。
  • 木人也:指用木头制成的人形,可能是为了模仿孔明的形象。

第二句

懿叹曰:“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

  • 注释:
  • :司马懿。
  • :表示感叹。
  • 吾能料其生:我能预测到他(诸葛亮)的生死。
  • 不能料其死也:但无法预测他的去世。

第三句

因此蜀中人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 注释:
  • 谚曰:流传下来的谚语。
  •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比喻即使死去的人也能影响活着的人。

第四句

后人有诗叹曰:“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 注释:
  • 长星:这里可能是指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古人用来占卜吉凶。
  • 半夜落天枢:在半夜时分坠落在天枢星的位置。
  • 奔走:匆忙逃走。
  • 疑亮未殂:怀疑诸葛亮是否真的去世。
  • 关外:指潼关以西的边塞地区。
  • 冷笑:讥讽的态度。
  • 头颅犹问有和无:头颅尚且还在质疑是否存活。

译文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已经去世的消息,便再次带领军队追赶。行进到赤岸坡,看到蜀军已经远离,于是返回,对众将说:“诸葛亮已死,我们都应该高枕无忧了。”随后回师长安。一路上见到诸葛亮安置营地的地方,前后左右都井然有序,司马懿感叹道:“这是天下奇才啊!”然后带领军队返回洛阳,面君去了。
杨仪、姜维排成阵势,缓缓退入栈阁道口,然后更衣发丧,扬幡举哀。蜀军都在道路上撞跌而哭,甚至有人因此哭泣至死。蜀军正从栈阁道口返回,忽然前方火光冲天,喊声震地,一支军队拦住去路。众将大惊,急忙报告杨仪。正是:已见魏营诸将离去,不知蜀地何兵到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