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风调雨顺,放宽恩大赦天下。那高俅在临淮州,因得了赦宥罪犯,思乡要回东京。这柳世权却和东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是亲戚,写了一封书札,收拾些人事盘缠,赍发高俅回东京,投奔董将士家过活。
当时高俅辞了柳大郎,背上包裹,离了临淮州,迤逦回到东京,竟来金梁下董生药家,下了这封书。董将士一见高俅,看了柳世权来书,自肚里寻思道:“这高俅,我家如何安着得他!若是个志诚老实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也教孩儿们学些好。他却是个帮闲的破落户,没信行的人,亦且当初有过犯来,被开封府断配出境的人。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待不收留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当时只得权且欢天喜地,相留在家宿歇,每日酒食管待。住了十数日,董将士思量出一个缘由,将出一套衣服,写了一封书简,对高俅说道:“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我转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高俅大喜,谢了董将士。董将士使个人将着书简,引领高俅竟到学士府内。门吏转报小苏学士,出来见了高俅,看罢来书,知道高俅原是帮闲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这里如何安着得他!不如做个人情,荐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人都唤他做‘小王都太尉’,便喜欢这样的人。”当时回了董将士书札,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次日,写了一封书呈,使个干人,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处。
诗句
水浒传·第二回 ·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译文
《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奔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注释
- 水浒传: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宋江领导的起义军和梁山好汉的故事。《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矛盾和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
- 第二回:指的是《水浒传》中的第二回,讲述了宋江等人的故事。
-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王教头(即王进),因不满官府而私奔延安府,后成为史进的朋友。
-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史进是王进的朋友,后来也成为梁山的好汉,他在史家村大闹,与当地的恶霸斗争。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水浒传》中两个重要人物的故事:王教头和九纹龙。王教头因为不满官府而私奔延安府,与史进结识并成为朋友;九纹龙在史家村大闹,与当地恶霸斗争。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农民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