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提辖便和金老行不得半里,到门首,只见老儿揭起帘子,叫道:“我儿,大恩人在此。”那女孩儿浓妆艳裹,从里面出来,请鲁达居中坐了,插烛也似拜了六拜,说道:“若非恩人垂救,怎能勾有今日!”鲁达看那女子时,另是一般丰韵,比前不同。但见:
金钗斜插,掩映乌云;翠袖巧裁,轻笼瑞雪。樱桃口浅晕微红,春笋手半舒嫩玉。纤腰袅娜,绿罗裙微露金莲;素体轻盈,红戏绣袄偏宜玉体。脸堆三月娇花,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那女子拜罢,便请鲁提辖道:“恩人上楼去请坐。”鲁达道:“不须生受,洒家便要去。”金老便道:“恩人既到这里,如何肯放教你便去。”老儿接了杆棒包裹,请到楼上坐定。老儿分付道:“我儿陪待恩人坐一坐,我去安排来。”鲁达道:“不消多事,随分便好。”老儿道:“提辖恩念,杀身难报。量些粗食薄味,何足挂齿。”女子留住鲁达在楼上坐地,金老下来,叫了家中新讨的小厮,分付那个丫嬛一面烧着火,老儿和这小厮上街来,买了些鲜鱼、嫩鸡、酿鹅、肥鲊、时新果子之类归来。一面开酒,收拾菜蔬,都早摆了,搬上楼来,
诗句:
水浒传 · 第四回 ·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译文:
《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重修了文殊院,鲁智深在五台山大闹了一番。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是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 “第四回”:指的是小说的第四个章节。
- “赵员外”:这里指代小说中的人物赵员外,即赵匡胤的后代。
- “重修文殊院”:文殊院是一处佛教寺庙,赵员外在这里进行修复。
- “鲁智深”:小说中的著名人物,绰号“花和尚”,后来成为梁山泊的一员。
- “大闹五台山”:五台山是佛教名胜,此处用来形容鲁智深在那里大闹了一番。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场景——鲁智深在五台山大闹的情形。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鲁智深的英雄气概和豪放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佛教的崇尚和尊重。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生动,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使得整个场面生动起来,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