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大唐一个名贤,姓张名旭,作一篇《醉歌行》,单说那酒。端的做得好,道是:
金瓯潋滟倾欢伯,双手擎来两眸白。
延颈长舒似玉虹,咽吞犹恨江湖窄。
昔年侍宴玉皇前,敌饮都无两三客。
蟠桃烂熟堆珊瑚,琼液浓斟浮琥珀。
流霞畅饮数百杯,肌肤润泽腮微赤。
天地闻知酒量洪,敕令受赐三千石。
飞仙劝我不记数,酩酊神清爽筋骨。
东君命我赋新诗,笑指三山咏标格。
信笔挥成五百言,不觉尊前堕巾帻。
宴罢昏迷不记归,乘鸾误入云光宅。
仙童扶下紫云来,不辨东西与南北。
一饮千钟百首诗,草书乱散纵横划。
但凡饮酒,不可尽欢。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
再说这鲁智深自从吃酒醉闹了这一场,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去。忽一日,天色暴热,是二月间天气。离了僧房,信步踱出山门外立地,看着五台山,喝采一回。猛听得山下叮叮的响声,顺风吹上山来。智深再回僧堂里,取了些银两,揣在怀里,一步步走下山来。出得那“五台福地”的牌楼来看时,原来却是一个市井,约有五七百人家。智深看那市镇上时,也有卖肉的,也有卖菜的,也有酒店、面店。智深寻思道:“干呆么!俺早知有这个去处,不夺他那桶酒吃,也自下来买些吃。这几日熬得清水流,且过去看有甚东西买些吃。”听得那响处,却是打铁的在那里打铁。间壁一家门上,写着“父子客店”。
水浒传·第四回 ·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昔大唐一个名贤,姓张名旭,作一篇《醉歌行》,单说那酒。端的做得好,道是:
金瓯潋滟倾欢伯,双手擎来两眸白。
延颈长舒似玉虹,咽吞犹恨江湖窄。
昔年侍宴玉皇前,敌饮都无两三客。
蟠桃烂熟堆珊瑚,琼液浓斟浮琥珀。
流霞畅饮数百杯,肌肤润泽腮微赤。
天地闻知酒量洪,敕令受赐三千石。
飞仙劝我不记数,酩酊神清爽筋骨。
东君命我赋新诗,笑指三山咏标格。
信笔挥成五百言,不觉尊前堕巾帻。
宴罢昏迷不记归,乘鸾误入云光宅。
仙童扶下紫云来,不辨东西与南北。
一饮千钟百首诗,草书乱散纵横划。
但凡饮酒,不可尽欢。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
再说这鲁智深自从吃酒醉闹了这一场,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去。忽一日,天色暴热,是二月间天气。离了僧房,信步踱出山门外立地,看着五台山,喝采一回。猛听得山下叮叮的响声,顺风吹上山来。智深再回僧堂里,取了些银两,揣在怀里,一步步走下山来。出得那“五台福地”的牌楼来看时,原来却是一个市井,约有五七百人家。智深看那市镇上时,也有卖肉的,也有卖菜的,也有酒店、面店。智深寻思道:“干呆么!俺早知有这个去处,不夺他那桶酒吃,也自下来买些吃。这几日熬得清水流,且过去看有甚东西买些吃。”听得那响处,却是打铁的在那里打铁。间壁一家门上,写着“父子客店”。
【译文】:
昔日大唐一位才子张旭曾作一首《醉歌行》赞美酒,诗中描写了喝酒的情景和心情。
金瓯(酒杯)潋滟(满)倾情欢伯(欢庆之意),双手(举起酒杯)擎来(举杯示意)两眸白(眼睛清澈如水晶)。
延颈(脖子伸长向天)长舒(舒展)似玉虹(彩虹),咽吞(吞咽)犹恨(仍感遗憾)江湖窄(比喻人生道路狭窄或生活不易)。
昔年侍宴玉皇前(在玉皇大帝面前侍宴),敌饮都无两三客(没有人能与我匹敌)。
蟠桃烂熟堆珊瑚(蟠桃树上结满了像珊瑚一样的果子),琼液浓斟浮琥珀(琥珀色的美酒被斟满,颜色鲜艳)。
流霞(流动的彩霞)畅饮数百杯(喝了许多杯),肌理润泽腮微赤(脸庞红润)。
天地闻知酒量洪(天下人都知道他的酒量大),敕令受赐三千石(朝廷赏赐三千斛粮食给他)。
飞仙劝我不记数(神仙劝他别记着数),酩酊神清爽筋骨(醉意朦胧后神志清醒,筋脉通爽)。
东君命我赋新诗(玉帝命令我写诗),笑指三山咏标格(笑着指着东海三山来作诗,以显示自己的文采)。
信笔挥成五百言(随手写下了五百字的诗歌),不觉尊前堕巾帻(不知不觉中掉下帽子)。
宴罢昏迷不记归(宴饮后醉意未消而忘记了回家的路),乘鸾误入云光宅(误入云光阁)。
仙童扶下紫云来(有仙人帮助下到紫云阁),不辨东西与南北(分不清东西南北)。
一饮千钟百首诗(一口气喝干了一千杯酒,写出一百首诗),草书乱散纵横划(书法潦草难辨)。
但凡饮酒,不可尽欢。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
再说这鲁智深自从吃酒醉闹了这一场,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去。忽一日,天色暴热,是二月间天气。离了僧房,信步踱出山门外立地,看着五台山,喝采一回。猛听得山下叮叮的响声,顺风吹上山来。智深再回僧堂里,取了些银两,揣在怀里,一步步走下山来。出得那“五台福地”的牌楼来看时,原来却是一个市井,约有五七百人家。智深看那市镇上时,也有卖肉的,也有卖菜的,也有酒店、面店。智深寻思道:“干呆么!俺早知有这个去处,不夺他那桶酒吃,也自下来买些吃。这几日熬得清水流,且过去看有甚东西买些吃。”听得那响处,却是打铁的在那里打铁。间壁一家门上,写着“父子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