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深走到铁匠铺门前看时,见三个人打铁。智深便道:“兀那待诏,有好钢铁么?”那打铁的看见鲁智深腮边新剃暴长短须,戗戗地好渗濑人,先有五分怕他。那待诏住了手道:“师父请坐,要打甚么生活?”智深道:“洒家要打条禅杖,一口戒刀,不知有上等好铁么?”待诏道:“小人这里正有些好铁,不知师父要打多少重的禅杖?戒刀但凭分付。”智深道:“洒家只要打一条一百斤重的。”待诏笑道:“重了,师父。小人打怕不打了,只恐师父如何使得动。便是关王刀,也则只有八十一斤重。”智深焦躁道:“俺便不及关王?他也只是个人。”待诏道:“小人好心,只可打条四五十斤的,也十分重了。”智深道:“便依你说,比关王刀,也打八十一斤的。”待诏道:“师父,肥了不好看,又不中使。依着小人,好生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与师父,使不动时,休怪小人。戒刀已说了,不用分付,小人自用十分好铁打造在此。”智深道:“两件家生要几两银子?”待诏道:“不讨价,实要五两银子。”智深道:“俺便依你五两银子,你若打得好时,再有赏你。”那待诏接了银两道:“小人便打在此。”智深道:“俺有些碎银子在这里,和你买碗酒吃。”待诏道:“师父稳便。小人赶趁些生活,不及相陪。”
译文
水浒传 · 第四回 ·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智深走到铁匠铺门前看时,见三个人打铁。
智深便问:“那打铁的,有好钢铁么?”
那打铁的人看见智深腮边新剃的短胡须,看起来非常凶恶,先有些害怕。
那打铁的停下手中的活计问道:“师父请坐,要打什么生活用的东西?”
智深说:“我要打一条禅杖和一口戒刀,不知道有没有上等的好铁?”
打铁的人回答说:“我们这里正好有一些好的铁,不知道师父要打多粗多重的?”
智深说:“我只打一条一百斤重的。”
打铁的人笑道:“太重了,师父。小人打不动,恐怕师父也难以使用。就算是关王刀,也只有八十一斤重。”
智深焦躁地说:“我难道就比不过关王?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打铁的人说:“小人心地善良,只能打条四五十斤的,也非常沉重。”
智深说:“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即使比关王刀重一些,也应该有八十一斤。”
打铁的人说:“师父,太沉不好看,又不实用。依着我的想法,好生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给师父,如果动不了时,不要怪小人。戒刀已经说了,不再另外吩咐了,我会用很好的铁打造在这里。”
智深问:“这两件物品要多少钱银子?”
打铁的人说:“不收费,只希望五两银子。”
智深说:“我就按你说的付五两银子吧,如果你打得好,还有额外的赏你。”
那打铁的人接下了银两说:“师父放心好了,我马上就能打造完成。”
智深又说:“我这里还有一些碎银子,和你一起买碗酒喝。”
打铁的人说:“师父请慢慢享用。我赶些活路,没有时间陪您。”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出自《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诗中描述了鲁智深来到一家铁匠铺前的情景。他看到三个正在工作的铁匠,便询问是否有优质的钢铁。打铁的人对智深的外貌感到畏惧,并试图以重量来降低价格。智深最终选择了一条较重的禅杖和一把关王刀作为武器,并要求用上等铁打造。在交谈过程中,智深表现出他的豪爽性格和对铁匠工作的理解。最后,智深支付了一些银子,并与打铁的人共饮,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对话展示了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如豪放、直率和幽默等。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环境。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场景,展现了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的综合体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