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筹好汉正在后堂散福饮酒,只见一个庄客报说:“门前有个先生要见保正化斋粮。”晁盖:“你好不晓事!见我管待客人在此吃酒,你便与他三五升米便了,何须直来问我。”庄客道:“小人把米与他,他又不要,只要面见保正。”晁盖道:“以定是嫌少,你便再与他三二斗米去。你说与他,保正今日在庄上请人吃酒,没工夫相见。”庄客去了多时,只见又来说道:“那先生与了他三斗米,又不肯去。自称是一清道人。不为钱米而来,只要求见保正一面。”晁盖道:“你这厮不会答应。便说今日委实没工夫,教他改日却来相见拜茶。”庄客道:“小人也是这般说。那个先生说道:‘我不为钱米斋粮,闻知保正是个义士,特求一见。’”晁盖道:“你也这般缠,全不替我分忧。他若再嫌少时,可与他三四斗米去,何必又来说。我若不和客人们饮时,便去厮见一面,打甚么紧。你去发付他罢,再休要来说。”庄客去了没半个时,只听得庄门外热闹。又见一个庄客飞也似来报道:“那先生发怒,把十来个庄客都打倒了。”晁盖听得,吃了一惊,慌忙起身道:“众位弟兄少坐,晁盖自去看一看。”便从后堂出来,到庄门前看时,只见那个先生,身长八尺,道貌堂堂,威风凛凛,生得古怪。正在庄门外绿槐树下,打那众庄客。晁盖看那先生时,但见:
诗句:
水浒传·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译文:
六位好汉在后堂里正在散福喝酒,有个仆人来报:“外面有一个先生要见保正斋饭。”晁盖说:“你真不晓事!我正在这里招待客人饮酒,你给他几升米就算了,为何非要见他呢?”仆人道:“先生只要求见保正。”晁盖说:“一定是他嫌少了,你再给他三二斗米去。我说保正今天请人吃饭了,没空接见他。”那个仆人又去了多时,回来说:“那个先生给了三斗米还不肯走,自称是‘一清道人’。不是为了钱粮而来,只是想见见保正。”晁盖道:“你这厮也太啰嗦了,就说我今天实在没有时间接待他。叫他改日再来找我。”那仆人又说:“小人也是一样,那个先生还说:‘我不是为钱粮而来,听说你是个义士,特地想来见你一面。’”晁盖说:“你也这样磨叽,一点也没替我着想。如果他再嫌少,可以再给他三四斗米,何必又要来麻烦我呢?如果我没和客人们一起喝酒的话,我就去见他一面,打什么紧。你去打发他走吧,不要再来了。”
关键词注释:
- 水浒传: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的故事。
-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故事中一个情节,描述吴用如何巧妙安排三阮与公孙胜的相遇。
-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公孙胜加入梁山的过程,体现了他的智慧和魅力。
- 十来个庄客: 指被打败的庄客们数量。
- 绿槐树: 一种树木,常绿且有美丽的花朵。
赏析:
这段文字生动地展现了《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特别是通过对话展示了人物间的互动和心理变化。晁盖对客人的态度反映了他对客人的尊重以及对客人要求的考虑,同时也显示了他的机智和应变能力。而公孙胜则以其独特的身份和能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最终促成了“七星聚义”这一重要事件的发生。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紧张感,同时也透露出人物间的友谊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