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看那十四个人时,口角流涎,都动不得。正应俗语道:“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杨志愤闷道:“不争你把了生辰
纲去,教俺如何回去见得梁中书!这纸领状须缴不得!”就扯破了。“如今闪得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这冈子上寻个死处!”撩衣破步,望黄泥冈下便跳。正是:虽然未得身荣贵,到此先须祸及身。正是: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毕竟杨志在黄泥冈上寻死,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诗句翻译及注释
- 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
- 原文:”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
- 译文:原来杨志喝的酒不多,很快就清醒了,然后爬起来。
-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杨志醒来后迅速采取行动的情况。
- 看那十四个人时,口角流涎,都动不得:
- 原文:”看那十四个人时,口角流涎,都动不得”
- 译文:当他看到那十四个人时,他们口水直流,动弹不得。
- 注释:这里的“口角流涎”形容了那些被擒获的人因为紧张或恐惧而无法正常行动。
- 正应俗语道:“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
- 原文:”正应俗语道: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
- 译文:这正好符合俗语说:“只要你像鬼一样狡猾,就会得到清洗脚的水。”
- 注释:这句话通过俗语强调了罪行的严重性以及可能受到的惩罚。
- 杨志愤闷道:“不争你把了生辰纲去,教俺如何回去见得梁中书!这纸领状须缴不得!”:
- 原文:”杨志愤闷道:’不争你把了生辰纲去,教俺如何回去见得梁中书?这纸领状须缴不得!’”
- 译文:杨志愤怒地抱怨,如果贼人带走了生辰纲,他怎么回去向梁中书交代!这份文书也交不了了。
- 注释:这里的“争”是“如果”、“假如”的意思。表达了杨志对失去生辰纲后的无助和绝望感。
- 就扯破了。“如今闪得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这冈子上寻死处!”撩衣破步,望黄泥冈下便跳。:
- 原文:”就扯破了。如今闪得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这冈子上寻死处!撩衣破步,望黄泥冈下便跳。”
- 译文:他撕破了自己的衣裳,心中绝望地说:“我现在连家都回不去了,国家也无法投奔,只能在这里死了!”说完他就从衣服里抽出了刀,朝黄泥冈下跳跃。
- 注释:描述了杨志在绝望之下做出了极端选择的情景。
- 正是:虽然未得身荣贵,到此先须祸及身。:
- 原文:”正是:虽然未得身荣贵,到此先须祸及身。”
- 译文:即使没有获得荣耀,但到了这里,首先就会招致祸患。
- 注释:这里强调即使没有直接获得荣誉,但因为某种原因(比如犯罪)而导致自身受到牵连。
- 正是: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
- 原文:”正是: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
- 译文:就像春天的花儿被雨打风吹去一样,秋天的杨柳遭受霜冻。
- 注释:这里通过比喻说明杨志的命运就像大自然的变化一样无情,最终会走向衰败或毁灭。
赏析
这段文字描绘了杨志在押送生辰纲过程中的困境和无奈。通过对杨志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罪犯的残酷对待和无情打击。这种描写方式既生动又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