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杨志提着朴刀,闷闷不已,离黄泥冈望南行了半日。看看又走了半夜,去林子里歇了。寻思道:“盘缠又没了,举眼无个相识,却是怎地好!”渐渐天色明亮,只得赶早凉了行。又走到了二十余里,前面到一酒店门前。杨志道:“若不得些酒吃,怎地打熬得过。”便入那酒店去,向这桑木桌凳座头上坐了,身边倚了朴刀。只见灶边一个妇人问道:“客官莫不要打火?”杨志道:“先取两角酒来吃,借些米来做饭,有肉安排些个。少停一发算钱还你。”只见那妇人先叫一个后生来面前筛酒,一面做饭,一边炒肉,都把来杨志吃了。杨志起身,绰了朴刀便出店门。那妇人道:“你的酒肉饭钱都不曾有。”杨志道:“待俺回来还你,权赊咱一赊。”说了便走。那筛酒的后生,赶将出来揪住,被杨志一拳打翻了。那妇人叫起屈来。杨志只顾走。只见背后的一个人赶来叫道:“你那厮走那里去?”杨志回头看时,那人大脱膊着,拖条杆棒枪奔将来。杨志道:“这厮却不是晦气,倒来寻洒家。”立脚住了不走。看后面时,那筛酒后生也拿条叉,随后赶来。又引着两三个庄客,各拿杆棒,飞也似都来。杨志道:“结果了这厮一个,那厮们都不敢追来。”便挺了手中朴刀,来斗这汉。这汉也轮转手中杆棒枪来迎。两个斗了三二十合,这汉怎地敌的杨志,只办得架隔遮拦,上下躲闪。那后来的后生并庄客却待一发上,只见这汉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道:“且都不要动手!兀那使朴刀的大汉,你可通个姓名。”正是:
诗句:
- 水浒传 · 第十七回 ·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译文:
- 《水浒传》第十七回中,杨志提着朴刀,闷闷不乐地行走在黄泥冈上,走了半日又过了半夜才到达一酒店。他因为囊中羞涩,举目无亲,感到十分困难。后来他找到了一家酒店,向店家要酒和食物来充饥,但店家的后生给他筛酒时被他打断了手臂。随后,另一名男子追赶过来,与杨志展开了一场搏斗。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典小说集》,由施耐庵编著,是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起义故事的长篇小说。
- 第十七回:《水浒传》第十七回主要讲述了花和尚鲁智深和青面兽杨志的故事。
- 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绰号“花和尚”,原为渭州经略府提辖官,因打死恶霸而逃亡至五台山出家。
- 青面兽杨志:杨志原为东京(今河南开封)八十万禁军教头,因被上司陷害而被迫落草梁山,最终也归顺朝廷,成为马军五虎将之一。
- 黄泥冈: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境内。
- 林子:树林或树丛,这里指杨志歇脚的地方。
- 桑木桌凳座头:桑木制的桌子和木制凳子,用来坐的。
- 朴刀:一种古代的武器,类似于现代的刺刀。
- 先取两角酒来吃:意思是先取酒来喝两口作为早餐。
- 权赊咱一赊:意思是暂且赊账给你,下次再还。
- 大脱膊着:形容人衣衫褴褛,露出肩膀。
- 拖条杆棒枪奔将来:“拖”字可能是指用某种工具拖着某物移动,“杆棒”是棍状武器的意思,“枪”可能是描述棍子的形状或长度。
- 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形容人突然间从某个地方跳出来,动作迅速。
- 兀那使朴刀的大汉:那个拿着朴刀的人。
- 那后生并庄客却待一发上:那些年轻人和跟随他们的仆人准备一同上前。
赏析:
这段描述了杨志在旅途中的遭遇。从黄泥冈到宝珠寺的途中,他遇到了一位年轻女子和两个青年男子。起初,杨志因为经济困难而感到无助,但在遇到这位女性后,她提供了帮助和食物。然而,当他试图偿还食物费用时,却遭到年轻男子的挑衅和攻击。这一情节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以及个体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挣扎。此外,这场冲突也展示了杨志作为一个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尽管处于困境,但他仍然勇敢地面对挑战,保护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