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直饶今日能知悔,何不当初莫去为。

宋江立住了脚。阎婆把手一拦,说道:“押司来到这里,终不成不入去了!”宋江进到里面凳子上坐了。那婆子是乖的,自古道,老虔婆,如何出得他手。只怕宋江走去,便帮在身边坐了,叫道:“我儿,你心爱的三郎在这里。”那阎婆惜倒在床上,对着盏孤灯,正在没可寻思处,只等这小张三来。听得娘叫道:“你的心爱的三郎在这里”,那婆娘只道是张三郎,慌忙起来,把手掠一掠云髻,口里喃喃的骂道:“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着。”飞也似跑下楼来,就槅子眼里张时,堂前玻璃灯却明亮,照见是宋江,那婆娘复翻身再上楼去了,依前倒在床上。阎婆听得女儿脚步下楼来了,又听得再上楼去了。婆子又叫道:“我儿,你的三郎在这里,怎地倒走了去?”那婆惜在床上应道:“这屋里不远,他不会来!他又不瞎,如何自不上来,直等我来迎接她。没了当絮絮聒聒地!”阎婆道:“这贱人真个望不见押司来,气苦了。恁地说,也好教押司受他两句儿。”婆子笑道:“押司,我同你上楼去。”宋江听了那婆娘说这几句,心里自有五分不自在。被这婆子一扯,勉强只得上楼去。原来是一间六椽楼屋,前半间安一副春台桌凳,后半间铺着卧房。贴里安一张三面棱花的床,两边都是栏杆,上挂着一顶红罗幔帐。侧首放个衣架,搭着手巾,这边放着个洗手盆。一张金漆桌子上,放一个锡灯台,边厢两个杌子。正面壁上,挂一幅仕女。对床排着四把一字交椅。

这首诗是《水浒传》中第二十一回《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的原文。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 酒使人沉醉是因为人自己沉醉,花使人迷离也是因为自己迷离。

“直饶今日能知悔,何不当初莫去为。” —— 如果今天能够知道后悔,那么为何当初不去避免这种情况呢?

“宋江立住了脚。阎婆把手一拦,说道:“押司来到这里,终不成不入去了!”宋江进到里面凳子上坐了。” —— 宋江停下脚步,阎婆拦住他并说,押司来到这里,怎么能不进去呢?

“那婆子是乖的,自古道,老虔婆,如何出得他手。只怕宋江走去,便帮在身边坐了,叫道:“我儿,你心爱的三郎在这里。”” —— 那老妇人很懂得人情世故,她说出了这样的话,意思是说这世上没有谁能逃出她的眼睛。

“那阎婆惜倒在床上,对着盏孤灯,正在没可寻思处,只等这小张三来。听得娘叫道:“你的心爱的三郎在这里”,那婆娘只道是张三郎,慌忙起来,把手掠一掠云髻,口里喃喃的骂道:“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着。”飞也似跑下楼来,就槅子眼里张时,堂前玻璃灯却明亮,照见是宋江,那婆娘复翻身再上楼去了,依前倒在床上。” —— 阎婆惜躺在床上,面对着一盏孤灯,在无计可施的时候,正期待着那个名叫张三郎的人。听到娘叫她心爱的三郎的声音后,她误以为是张三郎来了,慌忙地站起来,整理了一下头发。

“阎婆听得女儿脚步下楼来了,又听得再上楼去了。婆婆又叫道:“我儿,你的三郎在这里,怎地倒走了去?”那婆惜在床上应道:“这屋里不远,他不会来!他又不瞎,如何自不上来,直等我来迎接她。没了当絮絮聒聒地!”阎婆道:“这贱人真个望不见押司来,气苦了。恁地说,也好教押司受他两句儿。”婆子笑道:“押司,我同你上楼去。”” —— 阎婆听到女儿下楼的声音后又听到再次上楼的声音,于是又喊道:“我的女儿,你的三郎在这里,怎么突然走掉了?”女儿回答道:“这里并不远,他不怎么会来!他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不来呢?只是让我来迎接他罢了。我唠叨个不停。”阎婆说:“你这个贱人真是看不见押司来,让你气得够呛。那你也得让押司受受你的气!”婆子笑着说:“押司,我陪你一起上楼。”

赏析:

这首《水浒传》中的诗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对话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以及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通过对语言的巧妙运用,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