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意虚脾却似真,花言巧语弄精神。
几多伶俐遭他陷,死后应知拔舌根。
却有郓城县一个买糟腌的唐二哥,叫做唐牛儿,如常在街上只是帮闲,常常得宋江赍助他。但有些公事去告宋江,也落得几贯钱使。宋江要用他时,死命向前。这一日晚,正赌钱输了,没做道理处,却去县前寻宋江。奔到下处寻不见。街坊都道:“唐二哥,你寻谁这般忙?”唐牛儿道:“我喉急了,要寻孤老。一地里不见他。”众人道:“你的孤老是谁?”唐牛儿道:“便是县里宋押司。”众人道:“我方才见他和阎婆两个过去,一路走着。”唐牛儿道:“是了。这阎婆惜贼贱虫,他自和张三两个打得火块也似热,只瞒着宋押司一个。他敢也知些风声,好几时不去了,今晚必然吃那老咬虫假意儿缠了去。我正没钱使,喉急了,胡乱去那里寻几贯钱使,就帮两碗酒吃。”一径奔到阎婆门前,见里面灯明,门却不关。入到胡梯边,听的阎婆在楼上呵呵地笑。唐牛儿捏脚捏手,上到楼上,板壁缝里张时,见宋江和婆惜两个,都低着头;那婆子坐在横头桌子边,口里七十三八十四只顾嘈。唐牛儿闪将入来,看着阎婆和宋江、婆惜,唱了三个喏,立在边头。宋江寻思道:“这厮来的最好。”把嘴望下一努。唐牛儿是个乖的人,便瞧科,看着宋江便说道:“小人何处不寻过,原来却在这里吃酒耍。好吃得安稳!”宋江道:“莫不是县里有甚么要紧事?”唐牛儿道:“押司,你怎地忘了?便是早间那件公事,知县相公在厅上发作,着四五替公人来下处寻押司,一地里又没寻处。相公焦躁做一片。押司便可动身。”宋江道:“恁地要紧,只得去。”便起身要下楼。吃那婆子拦住道:“押司不要使这科段。这唐牛儿捻泛过来,你这精贼也瞒老娘,正是鲁般手里调大斧。这早晚知县自回衙去,和夫人吃酒取乐,有甚么事务得发作?你这般道儿,只好瞒魍魉,老娘手里说不过去。”唐牛儿便道:“真个是知县相公紧等的勾当,我却不会说谎。”阎婆道:“放你娘狗屁!老娘一双眼,却似琉璃葫芦儿一般。却才见押司努嘴过来,叫你发科,你倒不撺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常言道: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这婆子跳起身来,便把那唐牛儿劈脖子只一叉,踉踉跄跄直从房里叉下楼来。唐牛儿道:“你做甚么便叉我?”婆子喝道:“你不晓得,破人买卖衣饭,如杀父母妻子。你高做声,便打你这贼乞丐!”唐牛儿钻将过来道:“你打!”这婆子乘着酒兴,叉开五指,去那唐牛儿脸上连打两掌,直攧出帘子外去。婆子便扯帘子,撇放门背后,却把两扇门关上,拿拴拴了,口里只顾骂。那唐牛儿吃了这两掌,立在门前大叫道:“贼老咬虫不要慌!我不看宋押司面皮,教你这屋里粉碎,教你双日不单日着。我不结果了你,不姓唐!”拍着胸,大骂了去。
水浒传 · 第 廿一回 · 虔婆醉打唐牛儿
假意虚脾却似真,花言巧语弄精神。
几多伶俐遭他陷,死后应知拔舌根。
译文:
假意装作和蔼可亲,却像真的一样,用花言巧语迷惑他人。
多少精明的人被他陷害,但等到死后才知道他的残忍,应该拔掉舌头的根!
注释:
- 假意虚脾(jiǎ yì xū ní):形容表面上装作和气、亲切的样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 弄精神:玩弄手段,耍弄心思。
- 伶俐(líng lì):灵活机敏。
- 拔舌根:比喻彻底消除某人的性命。
赏析:
《虔婆醉打唐牛儿》描绘了宋江与阎婆惜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背后复杂的人性纠葛。唐牛儿,一个平日里靠赌博度日的小人物,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卷入了一场因私情而起的风波中。从文中可以看出,唐牛儿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无辜的,实际上却有着不可告人的动机。他对宋江的依赖,让他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出卖朋友,这体现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
而阎婆惜则被刻画成一位狡猾而又心狠手辣的女子,她不仅在感情上欺骗宋江,还试图通过暴力解决争端,最终导致唐牛儿受伤,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这段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对男性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权力关系下弱者的无力感。
整篇小说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描写,揭露了人性中的阴暗面,同时也展示了人在困境中所做出的抉择,以及对友情和爱情的背叛。这种深刻的社会批判使得《水浒传》不仅仅是一部讲述英雄故事的小说,更是一部深刻探讨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