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拟将身入土牢,谁知此处更清标。
施恩暗地行仁惠,遂使生平夙恨消。
武松坐到日中,那个人又将一个大盒子入来,手里提着一注子酒。将到房中,打开看时,排下四般果子,一只熟鸡,又有许多蒸儿。那人便把熟鸡来撕了,将注子里好酒筛下,请都头吃。武松心里忖道:“由他对付我,我且落得吃了。”到晚,又是许多下饭,又请武松洗浴了,乘凉歇息。武松自思道:“众囚徒也是这般说,我也这般想,却是怎地这般请我?”到第三日,依前又是如此送饭送酒。武松那日早饭罢,行出寨里来闲走,只见一般的囚徒都在那里,担水的,劈柴的,做杂工的,却在晴日头里晒着。正是五六月炎天,那里去躲这热。武松却背叉着手,问道:“你们却如何在这日头里做工?”众囚徒都笑起来,回说道:“好汉,你自不知,我们拨在这里做生活时,便是人间天上了,如何敢指望嫌热坐地!还别有那没人情的,将去锁在大牢里,求生不得生,求死不得死,大铁链锁着,也要过哩!”武松听罢,去天王堂前后转了一遭,见纸炉边一个青石墩,是插那天王纸旗的,约有四五百斤。武松看在眼里,暂回房里来坐地了,自存想,只见那个人又搬酒和肉来。
诗句:定拟将身入土牢,谁知此处更清标。
译文:我原本打算进入监狱受审,没想到这个地方却如此清净。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武松原本的心理状态和处境,他本以为会被关进监狱,但没想到这个地方环境清幽,让他感到意外和惊讶。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武松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失望,另一方面是对这个地方的清新环境表示出赞赏。这种反差反映了武松复杂的心理世界。
诗句:施恩暗地行仁惠,遂使生平夙恨消。
译文:施恩暗中行善积德,使我平生以来的怨恨得以消除。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施恩对武松的关心和帮助,使他的仇恨得到化解。
赏析:施恩的善良和慷慨让武松感受到了温暖和宽慰,从而化解了他对施恩的怨恨,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宽容。
诗句:武松坐到日中,那个人又将一个大盒子入来,手里提着一注子酒。将到房中,打开看时,排下四般果子,一只熟鸡,又有许多蒸儿。那人便把熟鸡来撕了,将注子里好酒筛下,请都头吃。武松心里忖道:“由他对付我,我且落得吃了。”到晚,又是许多下饭,又请武松洗浴了,乘凉歇息。
译文:武松坐到中午时分,那个人又送来一个大盒子,里面有酒和美食。武松想反正由他处理,便开始享受起来。晚上,又有许多饭菜供武松享用,甚至还有人帮他洗澡休息。
注释:这里的“那人”指的是施恩,他暗中照顾武松,为他提供食物和帮助,让武松能够安心度过这段时期。
赏析:施恩的这种关心和照顾让武松感受到了温暖,也让他暂时忘记了烦恼。这种无私的帮助展现了施恩的仁义之心和高尚品质。
诗句:武松自思道:“众囚徒也是这般说,我也这般想,却是怎地这般请我?”
译文:武松心中思考:“那些同伴也是这样说的,我也想这样,但是为什么他们会如此款待我?”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武松的思考和疑惑,他既羡慕同伴们的待遇,也觉得自己被特殊对待,感到不解和困惑。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武松的内心矛盾和困惑,一方面他羡慕同伴们受到的特殊照顾,另一方面又觉得这种做法有些过分,引发了他的思考。这种复杂的情感展现了武松复杂的心理状态。
诗句:到第三日,依前又是如此送饭送酒。
译文:到了第三天,还是像以前一样送来饭菜和酒水。
注释:这句话说明了施恩持续不断的照顾和关怀,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赏析:这句话突出了施恩的忠诚和坚持,他无论何时都关心着武松的生活,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武松深感温暖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