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如莲萼,唇似樱桃。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纤腰袅娜,绿罗裙掩映金莲;素体馨香,绛纱袖轻笼玉笋。凤钗斜插笼云髻,象板高擎立玳筵。
那张都监指着玉兰道:“这里别无外人,只有我心腹之人武都头在此。你可唱个中秋对月时景的曲儿,教我们听则个。”玉兰执着象板,向前各道个万福,顿开喉咙,唱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唱道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高卷珠帘,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万里共婵娟。”
这玉兰唱罢,放下象板,又各道了一个万福,立在一边。张都监又道:“玉兰,你可把一巡酒。”这玉兰应了,便拿了一副劝杯,丫嬛斟酒,先递了相公,次劝了夫人,第三便劝武松饮酒。张都监叫斟满着。武松那里敢抬头,起身远远地接过酒来,唱了相公、夫人两个大喏,拿起酒来一饮而尽,便还了盏子。张都监指着玉兰,对武松道:“此女颇有些聪明伶俐,善知音律,极能针指。如你不嫌低微,数日之间,择了良辰,将来与你做个妻室。”武松起身再拜道:“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为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张者监笑道:“我既出了此言,必要与你。你休推故阻,我必不负约。”当时一连又饮了十数杯酒。约莫酒涌上来,恐怕失了礼节,便起身拜谢了相公、夫人,出到厅前廊下房门前。开了门,觉道酒食在腹,未能便睡,去房里脱了衣裳,除下巾帻,拿条梢棒,来厅心里月明下使几回棒,打了几个轮头。仰面看天时,约有三更时分。
诗句
水浒传 · 第三十回 ·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脸如莲萼,唇似樱桃。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纤腰袅娜,绿罗裙掩映金莲;素体馨香,绛纱袖轻笼玉笋。凤钗斜插笼云髻,象板高擎立玳筵。
译文
水浒传第三十回,施恩三次入狱,武松在大闹飞云浦。
注释
- 脸如莲萼:面庞如荷花的花瓣般美丽。
- 唇似樱桃:嘴唇像樱桃一样红润诱人。
- 两弯眉画远山青:眉毛细长弯曲,如同远山般青翠。
- 一对眼明秋水润:眼睛明亮如同秋天的水一般清澈。
- 纤腰袅娜:纤细的腰部优美动人。
- 绿罗裙掩映金莲:身穿绿色罗裙,衬托出美丽的金色莲步。
- 素体馨香:肌肤清新宜人,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 凤钗斜插笼云髻:佩戴着精美的凤形发饰,发髻如云彩般柔美。
- 象板高擎立玳筵:手中拿着象牙制的乐器,姿态优雅地站立在豪华的宴席上。
赏析
这是一段描绘人物外貌和举止的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施恩和武松的风采和气质。施恩的美貌和气质被描绘得如同莲花一般纯洁高雅,而武松则以其豪放、勇猛的形象出现。整首诗语言优美,充满了生动的形象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背景之中,感受到了诗中人物的风采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