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四个人进山崖边人肉作房里,只见剥人凳上挺着宋江和两个公人,颠倒头放在地下。那大汉看见宋江,却又不认得;相他脸上金印,又不分晓。没可寻思处,猛想起道:“且取公人的包裹来,我看他公文便知。”那人道:“说得是。”便去房里取过公人的包裹打开,见了一锭大银,尚有若干散碎银两。解开文书袋来,看了差批,众人只叫得“惭愧”。那大汉便道:“天使令我今日上岭来,早是不曾动手,争些儿误了我哥哥性命。”正是:

冤仇还报难回避,机会遭逢莫远图。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那大汉便叫那人:“快讨解药来,先救起我哥哥。”那人也慌了,连忙调了解药,便和那大汉去作房里,先开了枷,扶将起来,把这解药灌将下去。四个人将宋江扛出前面客位里,那大汉扶住着,渐渐醒来,光着眼,看了众人立在面前,又不认得。只见那大汉教两个兄弟扶住了宋江,纳头便拜。宋江问道:“是谁?我不是梦中么?”只见卖酒的那人也拜。宋江答礼道:“两位大哥请起。这里正是那里?不敢动问二位高姓?”那大汉道:“小弟姓李名俊,祖贯庐州人氏。专在扬子江中撑船梢公为生,能识水性。人都呼小弟做混江龙李俊便是。这个卖酒的是此间揭阳岭人,只靠做私商道路,人尽呼他做催命判官李立。这两个兄弟是此间浔阳江边人,专贩私盐来这里货卖,却是投奔李俊家安身;大江中伏得水,驾得船,是弟兄两个:一个唤做出洞蛟童威,一个叫做翻江蜃童猛。”两个也拜了宋江四拜。宋江问道:“却才麻翻了宋江,如何却知我姓名?”李俊道:“小弟有个相识,近日做买卖从济州回来,说道哥哥大名,为事发在江州牢城来。李俊未得拜识尊颜,往常思念,只要去贵县拜识哥哥。只为缘分浅薄,不能勾去。今闻仁兄来江州,必从这里经过。小弟连连在岭下等接仁兄五七日了,不见来。今日无心,天幸使令李俊同两个弟兄上岭来,就买杯酒吃,遇见李立,说将起来。因此小弟大惊,慌忙去作房里看了,却又不认得哥哥。猛可思量起来,取讨公文看了,才知道是哥哥。不敢拜问仁兄,闻知在郓城县做押司,不知为何事配来江州?”宋江把这杀了阎婆惜,直至石勇村店寄书,回家事发,今次配来江州,备细说了一遍。四人称叹不已。李立道:“哥哥何不只在此间住了,休上江州牢城去受苦?”宋江答道:“梁山泊苦死相留,我尚兀自不肯住,恐怕连累家中老父。此间如何住得!”李俊道:“哥哥义士,必不肯胡行,你快救起那两个公人来。”李立连忙叫了火家,已都归来了。便把公人扛出前面客位里来,把解药灌将下去,救得两个公人起来,面面厮觑,你看我,我看你,都对宋江说道:“此间店里恁么好酒,我们又吃不多,便恁醉了!记着他家,我们回来还在这里买吃。”众人听了都笑。

诗句

当下四个人进山崖边人肉作房里,只见剥人凳上挺着宋江和两个公人,颠倒头放在地下。那大汉看见宋江,却又不认得;相他脸上金印,又不分晓。没可寻思处,猛想起道:“且取公人的包裹来,我看他公文便知。”那人道:“说得是。”便去房里取过公人的包裹打开,见了一锭大银,尚有若干散碎银两。解开文书袋来,看了差批,众人只叫得“惭愧”。

译文

此刻,有四个人进入了山崖边上的人肉屋中。他们看到了一个被剥了皮坐在凳子上的宋江和一个两个公人,倒挂着头在地上。那个大汉看到宋江后却不认识他,又看到他脸上有金印,也不明所以。他一时想不出办法,突然灵机一动说:“快拿公人的包裹来看一下,如果公文在包里,我就明白了。”于是有人去屋里拿来公人的包裹打开了,发现里面有一大锭的银子和一些零散的金币。随后打开文书袋查看,发现上面写着一些差遣的批示,大家都感到十分惭愧。

注释

  • 当下:当时。
  • 四个人:指的是李俊、李立、童威、童猛这四人,都是梁山泊的成员。
  • 人肉屋:一种简陋的住所,通常用于关押囚犯。
  • 宋江:故事中的主角,原为押司(主管),后因杀人事件被错判入狱。
  • 公人:指官府的差役。
  • 解药:用于解救人犯的药物。
  • 李立:揭阳岭的人,与宋江有过一段旧情,后来成为宋江的同伙。
  • 童威童猛:李俊的两个兄弟,擅长水上作业。
  • 阎婆惜: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是被宋江杀害的女人。
  • 石勇村店:地点不详,可能是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前的最后一站。
  • 梁山泊:位于今天的中国山东省,是一个强盗集团,这里的故事发生在梁山泊内。

赏析

这段描述展示了梁山泊内部的一次紧张而复杂的互动。李俊在岭下等待宋江五七日未果之后,偶然发现了宋江的公文包,从而揭开了宋江的身份之谜。这一情节不仅体现了人物之间的信任和友情,也展现了梁山好汉们在逆境中相互扶持的情谊。此外,文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