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李立置酒管待众人,在家里过了一夜。次日,又安排了酒食管待了,送出包裹,还了宋江并两个公人。当时相别了。宋江自和李俊、童威、童猛、两个公人下岭来,径到李俊家歇下。置备酒食,殷勤相待,结拜宋江为兄,留住家里。过了数日,宋江要行,李俊留不住,取些银两赍发两个公人。宋江再带上行枷,收拾了包裹行李,辞别李俊、童威、童猛,离了揭阳岭下,取路望江州来。
三个人行了半日,早是未牌时分。行到一个去处,只见人烟辏集,市井喧哗。正来到市镇上,只见那里一伙人围住着看。宋江分开人丛,也挨入去看时,却原是一个使枪棒卖膏药的。宋江和两个公人立住了脚,看他使了一回枪棒。那教头放下手了中枪棒,又使了一回拳。宋江喝采道:“好枪棒拳脚!”那人却拿起一个盘子来,口里开呵道:“小人远方来的人,投贵地特来就事。虽无惊人的本事,全靠恩官作成,远处夸称,近方卖弄。如要筋重膏,当下取赎;如不用膏药,可烦赐些银两铜钱,赍发咱家,休教空过了盘子。”那教头盘子掠了一遭,没一个出钱与他。那汉又道:“看官高抬贵手!”又掠了一遭,众人都白着眼看,又没一个出钱赏他。宋江见他惶恐,掠了两遭没人出钱,便叫公人取出五两银子来。宋江叫道:“教头,我是个犯罪的人,没甚与你。这五两白银权表薄意,休嫌轻微。”那汉子得了这五两白银,托在手里,便收呵道:“恁地一个有名的揭阳镇上,没一个晓事的好汉抬举咱家!难得这位恩官,本身见自为事在官,又是过往此间,颠倒赍发五两白银!正是:‘当年却笑郑元和,只向青楼买笑歌。惯使不论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这五两银子强似别的五十两,自家拜揖,愿求恩官高姓大名,使小人天下传扬。”宋江答道:“教师,量这些东西直得几多,不须致谢。”
诗句
水浒传 · 第三十六回 ·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译文
《水浒传》第三十六回中,梁山好汉吴用以智慧和计谋帮助戴宗,两人共同揭发了李俊。李俊在揭阳岭与宋江相遇,宋江热情款待他,并结拜为兄长,留下李俊在揭阳岭下休息。几天后,宋江欲离开,李俊留不住,便给了他们一些银两。随后,三人继续前行前往江州。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个擅长武艺的卖膏药的人。宋江等人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后,宋江给了他一些银子作为酬谢。那汉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请求宋江留下姓名,以便日后传颂。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的故事。
- 吴用:梁山好汉之一,智谋过人,经常出谋划策帮助梁山英雄。
- 戴宗:梁山好汉之一,与吴用一起揭露了李俊的秘密。
- 李俊:梁山好汉之一,因行迹隐秘而被称为“浪里白条”。
- 宋江:梁山好汉之一,领导梁山起义军的主要人物,后来归顺朝廷。
- 公人:官府派遣的差役,负责押送犯人或执行公务。
赏析
这则故事展现了宋江的仁德与江湖义气。在得知李俊的身份后,宋江没有因为其过往的罪孽而拒绝交往,相反,他选择给予帮助和支持。这种胸怀大志的人物形象在《水浒传》中屡见不鲜,体现了作者对正义和侠义精神的推崇。此外,通过展示宋江与李俊的深厚友谊以及宋江的智慧与谋略,故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