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火家把水调了解药,扶起来灌将下去。须臾之间,只见戴宗舒眉展眼,便扒起来,却见朱贵拆开家书在手里看。戴宗便叫道:“你是甚人?好大胆,却把蒙汗药麻翻了我。如今又把太师府书信擅开,拆毁了封皮,却该甚罪!”朱贵笑道:“这封鸟书打甚么不紧!休说拆开了太师府书札,便有利害,俺这里兀自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的!”戴宗听了大惊,便问道:“足下好汉,你却是谁?愿求大名。”朱贵答道:“俺这里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梁山泊好汉旱地忽律朱贵的便是。”戴宗道:“既然是梁山泊头领时,定然认得吴学究先生。”朱贵道:“吴学究是俺大寨里军师,执掌兵权。足下如何认得他?”戴宗道:“他和小可至爱相识。”朱贵道:“亦闻军师多曾说来,兄长莫非是江州神行太保戴院长?”戴宗道:“小可便是。”朱贵又问道:“前者宋公明断配江州,经过用寨,吴军师曾寄一封书与足下。如今却倒去害宋三郎性命?”戴宗又说道:“宋公明和我又是至爱弟兄,他如今为吟了反诗,救他不得。我如今正要往京师寻门路救他,我如何肯害他性命!”朱贵道:“你不信,请看蔡九知府的来书。”戴宗看了,自吃一惊。却把吴学究初寄的书,与宋公明相会的话,并宋江在浔阳楼醉后误题反诗一事,都将备细说了一遍。朱贵道:“既然如此,请院长亲到山寨里与众头领商议良策,可救宋公明性命。”
诗句
- 水浒传 · 第三十九回 ·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译文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在浔阳楼上,宋江因被诬陷而写下了反叛的诗篇。同时,梁山泊上的戴宗为了探查真相,故意向宋江传递了一个假消息,意图陷害宋江。然而,朱贵得知了这一情况,并决定与宋江进行对话。
注释
- 浔阳楼 - 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是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后居住的地方。
- 宋江吟反诗 - 指宋江因被陷害而写了一首表达对不公正待遇不满的诗,这首诗后来成为他反抗朝廷的依据。
- 梁山泊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强盗聚居地,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在这里聚集。
- 戴宗传假信 - 戴宗是梁山泊上的重要人物,此处他假装给宋江送一封假信,目的是试探和引诱宋江说出真相。
- 蒙汗药麻翻了我 - 一种能让人失去意识的药,此处用于比喻宋江被陷害的情况。
- 太师府书信擅开,拆毁了封皮,却该甚罪? - 这里暗示戴宗擅自打开太师府(即皇帝身边的大官)的信件,这是严重违法的行为。
- 旱地忽律朱贵 - 朱贵是梁山泊中的一个神秘人物,行踪不定,行事神秘莫测。
- 时不更名,坐不改姓 - 表示某人从不改变自己的真实姓名。
- 旱地忽律朱贵 - 再次提到朱贵,确认他是梁山泊的头领之一。
- 吴学究 - 指吴用,梁山泊的军师,掌管兵权。
赏析
这首诗是《水浒传》中的一段重要情节,通过描述宋江被冤枉和戴宗试图陷害他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心理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通过对这段情节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浒传》所展现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