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看他屋里都是铁砧、铁锤、火炉、钳、凿家火,寻思道:“这人必是个打铁匠人,山寨里正用得着,何不叫他也去入伙?”李逵又道:“汉子,你通个姓名,教我知道。”那汉道:“小人姓汤名隆。父亲原是延安府知寨官来,因为打铁上遭际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叙用。近年父亲在任亡故,小人贪赌,流落在江湖上,因此权在此间打铁度日。入骨好使枪棒,为是自家浑身有麻点,人都叫小人做金钱豹子。敢问哥哥高姓大名?”李逵道:“我便是梁山泊好汉黑旋风李逵。”汤隆听了,再拜道:“多闻哥哥威名,谁想今日偶然得遇。”李逵道:“你在这里几时得发迹!不如跟我上梁山泊入伙,教你也做个头领。”汤隆道:“若得哥哥不弃,肯带携兄弟时,愿随鞭镫。”就拜李逵为兄。有四句诗单题着汤隆好处:

水浒传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诗句:**    
汤隆见了李逵这般凶恶,又看了他浑身的肌肉,都酥软了,动弹不得。    

译文:
汤隆看到李逵如此凶悍,又看着他全身的肌肉都已酥软,无法动弹。

注释:

  • 汤隆:人名,此处指梁山好汉之一。
  • 李逵:人名,梁山泊中的一员猛将,以力大无穷、武艺高强著称。
  • 汤隆见了李逵这般凶恶:汤隆见到李逵凶猛的样子,感到害怕。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汤隆对李逵外表形象的直观反应,表达了他对李逵力量和勇气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李逵的威猛形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作为梁山好汉的威慑力。


诗句:
李逵道:“汉子,你通个姓名,教我知道。”

汤隆听了,再拜道:“多闻哥哥威名,谁想今日偶然得遇。”    

译文:
李逵问道:“汉子,你告诉我你的姓名吧,让我了解。”
汤隆听后,再次拜倒,说道:“早就听说哥哥您的威名,没想到今天能有幸遇见。”

注释:

  • 汉子:这里指男子。
  • 汤隆:人名,此处指梁山泊中的英雄人物。
  • 李逵:人名,梁山好汉之一,以其勇猛著称。
  • 多闻:这里表示“听说过”的意思。
  • 得遇:意为遇到了。
  • 再拜:再次拜倒。

赏析:
此句通过对话形式,展示了李逵的豪迈与直率。他直接询问对方的姓名,这种无拘无束的交流方式,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李逵的直呼其名也显示了他与汤隆之间的熟悉程度之高。


诗句:
李逵道:“你在这里几时得发迹!不如跟我上梁山泊入伙,教你也做个头领。”汤隆道:“若得哥哥不弃,肯带携兄弟时,愿随鞭镫。”就拜李逵为兄。有四句诗单题着汤隆好处:

李逵道:“你在这里几时得发迹!不如跟我上梁山泊入伙,教你也做个头领。”汤隆道:“若得哥哥不弃,肯带携兄弟时,愿随鞭镫。”就拜李逵为兄。有四句诗单题着汤隆好处:    

李逵道:“你在这里几时得发迹!不如跟我上梁山泊入伙,教你也做个头领。”汤隆听后,觉得李逵的话有道理,便决定加入梁山泊,成为梁山好汉中的一员。

译文:
李逵说:“你在这里什么时候才发达起来呢?不如跟我去梁山入伙,让你也成为首领。”汤隆听后,觉得李逵的话很有道理,便决定加入梁山泊,成为梁山好汉中的一员。

注释:

  • 李逵:人名,梁山好汉之一,以勇猛闻名。
  • 汤隆:人名,梁山泊中的英雄人物。
  • 得发迹:意为取得成功、发达起来。
  • 发迹:这里指取得成就、成功。
  • 若得哥哥不弃,肯带携兄弟时:意思是如果能够得到兄长的认可和接纳,愿意带领兄弟们一起行动。
  • 肯带携兄弟:表示愿意带领兄弟们一起行动,共同进退。
  • 就拜:立即拜。
  • 四句诗单题着汤隆好处:这里指的是一首关于汤隆的诗歌,赞美他的勇敢、忠诚和智慧。

赏析:
本段诗通过李逵的劝说和鼓励,展示了他在江湖中的豪气和影响力。他的话语不仅激励了汤隆加入梁山泊,还表达了他对团队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侠义精神,强调了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