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处,不说李固等归家。且说吴用回到忠义堂上,再入酒席,用巧言令色说诱卢俊义。筵会直到二更方散。次日,山寨里再排筵会庆贺。卢俊义说道:“感承众头领好意相留在下,只是小可度日如年。今日告辞。”宋江道:“小可不才,幸识员外。来日宋江梯己聊备小酌,对面论心一会,勿请推却。”又过了一日。明日宋江请,后日吴用请,大后日公孙胜请。话休絮繁,三十余个上厅头领,每日轮一个做筵席。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早过一月有余。卢俊义寻思,又要告别。宋江道:“非是不留员外,争奈急急要回。来日忠义堂上,安排薄酒送行。”

次日,宋江又梯己送路。只见众头领都道:“俺哥哥敬员外十分,俺等众人当敬员外十二分!偏我哥哥筵席便吃!砖儿何厚,瓦儿何薄!”李逵在内大叫道:“我舍着一条性命,直往北京请得你来,却不吃我弟兄们筵席!我和你眉尾相结,性命相扑!”吴学究大笑道:“不曾见这般请客的,甚是粗卤!员外休怪!见他众人薄意,再住几时。”不觉又过了四五日,卢俊义坚意要行。只见神机军师朱武,将引一般头领直到忠义堂上,开话道:“我等虽是以次弟兄,也曾与哥哥出气力,偏我们酒中藏着毒药?卢员外若是见怪,不肯吃我们的,我自不妨,只怕小兄弟们做出事来,悔之晚矣!”吴用起身便道:“你们都不要烦恼,我与你央及员外,再住几时,有何不可。常言道:将酒劝人,终无恶意。”卢俊义抑众人不过,只得又住了几日,前后却好三四十日。自离北京是四月的话,不觉在梁山泊早过了四个月有余。但见金风淅淅,玉露泠泠,又早是中秋节近。卢俊义思量归期,对宋江诉说。宋江见卢俊义思归苦切,便道:“这个容易,来日金沙滩送别。”卢俊义大喜。有诗为证:

水浒传 · 第六十二回 ·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话说水浒传中,第六十二回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忠义堂上宴乐的故事。在这一回中,梁山好汉们为了庆祝卢俊义的到来而举办了酒会。故事从李固等返回家中开始叙述,转向了梁山的聚会。在梁山,卢俊义受到宋江和众英雄们的热烈欢迎,但不久后他决定返回自己的家乡。以下是这一故事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应的英文译文:

诗句:

  1. “话分两处,不说李固等归家。”
  2. “且说吴用回到忠义堂上,再入酒席…”

译文:

  1. 话语被分成两部分,不提李固等人回家的事。
  2. 暂且说,吴学究回到了忠义堂,再次进入宴会。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话分两处”:表示话被分开,分别在不同的地点进行。
  • “不说李固等归家”:暗示其他事情或人物正在发生。
  • “且说”:表示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与前面的话题无关,而是另一个话题。
  • “再入酒席”:指吴用重新加入了宴会。
  • “忠义堂”:通常是指忠诚和义气的象征地。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描述宋江和梁山好汉们的热情款待,以及卢俊义的感激之情。最后,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卢俊义对归期感到迫切,宋江答应为他送行到金沙滩。

译文:

  1. 话被分成两个部分,不提李固等人回家的事。
  2. 暂且说,吴学究回到了忠义堂,再次进入宴会。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梁山好汉们的热情款待和对卢俊义的尊重,同时体现了宋江的慷慨大度和对朋友深深的关怀。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聚和团圆,诗中的中秋节也增添了一丝温馨的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展现了水浒传中一个充满人情味和江湖义气的场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