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到城内,径入家中,只见大小主管都吃一惊。李固慌忙前来迎接,请到堂上,纳头便拜。卢俊义便问:“燕青安在?”李固答道:“主人且休问,端的一言难尽!只怕发怒,待歇息定了却说。”贾氏从屏风后哭将出来。卢俊义说道:“娘子休哭,且说燕小乙怎地来?”贾氏道:“丈夫且休问,慢慢地却说。”卢俊义心中疑虑,定死要问燕青来历。李固便道:“主人且请换了衣服,吃了早膳,那时诉说不迟。”一边安排饭食与卢员外吃。方才举箸,只听得前门后门喊声齐起,二三百个做公的抢将入来。卢俊义惊得呆了,就被做公的绑了,一步一棍,直打到留守司来。

其时,梁中书正坐公厅,左右两行,排列狼虎一般公人七八十个,把卢俊义拿到当面。贾氏和李固也跪在侧边。厅上梁中书大喝道:“你这厮是北京本处百姓良民,如何却去投降梁山泊落草,坐了第二把交椅!如今到来,里勾外连,要打北京。今被擒来,有何理说?”卢俊义道:“小人一时愚蠢,被梁山泊吴用假做卖卦先生来家,口出讹言,扇惑良心,掇赚到梁山泊软监,过了四个月。今日幸得脱身归来,并无歹意。望恩相明镜。”梁中书喝道:“如何说得过!你在梁山泊中,若不通情,如何住了许多时?见放着你的妻子并李固出首,怎地是虚?”李固道:“主人既到这里,招伏了罢。家中壁上见写下藏头反诗,便是老大的证见。不必多说。”贾氏道:“不是我们要害你,只怕你连累我。常言道:一人造反,九族全诛!”卢俊义跪在厅下,叫起屈来。李固道:“主人不必叫屈。是真难灭,是假易除。早早招了,免致吃苦。”贾氏道:“丈夫,虚事难入公门,实事难以抵对。你若做出事来,送了我的性命。自古丈夫造反,妻了不首,不奈有情皮肉,无情杖子。你便招了,也只吃得有数的官司。”李固上下都使了钱。张孔目厅上禀说道:“这个顽皮赖骨,不打如何肯招!”梁中书道:“说的是。”喝叫一声:“打!”左右公人把卢俊义捆翻在地,不由分说,打的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昏晕去了三四次。卢俊义打熬不过,仰天叹曰:“是我命中合当横死,我今屈招了罢。”张孔目当下取了招状,讨一面一百斤死囚枷钉了,押去大牢里监禁。府前府后,看的人都不忍见。当日推入牢门,吃了三十杀威棒,押到亭心内,跪在面前。狱子炕上坐着那个两院押牢节级,带管刽子,把手指道:“你认的我么?”卢俊义看了,不敢则声。那人是谁?有诗为证:

诗句翻译:

卢俊义被押解上山,途中经过梁山泊。

译文:

卢俊义被请上山,他即使功夫了得,可是不会水,被张顺弄到水里去了。众人将他绑缚起来,神行太保传宋江令,不得伤犯卢员外贵体。于是一行人让他换上干净的衣服,扶他上轿,鼓乐迎接。

赏析:

本段描绘了卢俊义被请上山的情节,展现了他被梁山泊英雄们围困的困境,同时也展示了梁山泊英雄们的英勇和智慧。在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山泊英雄们的豪情壮志,以及他们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坚定信念。

诗句释义:

卢俊义自恃武功高强,不听劝阻,带总管李固出行,中途经过梁山泊。

译文:

卢俊义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武艺超群,不愿听人劝解,执意要挂旗而行,意欲挑衅梁山泊,然而他的行径最终却引来了更大的风波。

赏析:

这一情节展示了卢俊义的傲慢无理,以及他不顾他人感受、盲目自信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梁山泊英雄们对待敌人的态度,他们不轻易妥协,而是以智取胜、以德服人。

诗中提到:“卢俊义便问:‘娘子休哭,且说燕小乙怎地来?’贾氏道:‘丈夫且休问,慢慢地却说’”。

译文:

卢俊义询问贾氏关于燕青的情况,而贾氏则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脉。她告诉卢俊义,燕青是因为被吴用设计陷害,才被迫卷入这场纷争之中的。

赏析:

这一情节揭示了燕青被迫卷入这场纷争的始末,同时也展现了贾氏对家庭的忠诚与关爱。她的勇敢和机智让卢俊义感到惊讶,也为后续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