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曰:

呻哙庄公臂断截,灵辄车轮亦能折。

专诸鱼肠数寸锋,姬光座上流将血。

路旁手发千钧锤,秦王副车烟尘飞。

春秋壮士何可比,泰山一死如毛羽。

豫让酬恩荆轲烈,分尸碎骨如何说。

吴国要离刺庆忌,赤心赴刃亦何丑。

得人小恩施大义,剜心刎颈那回首。

丈夫取义能舍生,岂学儿曹夸大口。

话说当下梁中书、李成、闻达慌速寻得败残军马,投南便走。正行之间,又撞着两队伏兵,前后掩杀。李成当先,闻达在后,护着梁中书,并力死战,撞透重围,脱得大难。头盔不整,衣甲飘零,虽是折了人马,且喜三人逃得性命,投西去了。樊瑞引项充、李衮乘势追赶不上,自与雷横、施恩、穆春等同回北京城内听令。

再说军师吴用在城中传下将令,一面出榜安民,一面救灭了火。梁中书、李成、闻达、王太守各家老小,杀的杀了,走的走了,也不来追究。便把大名府库藏打开,应有金银宝物,段匹绫锦,都装载上车了。又开仓廒,将粮米俵济满城百姓了,余者亦装载上车,将回梁山泊仓用。号令众头领人马,都皆完备,把李固、贾氏钉在陷车内,将军马摽拨作三队,回梁山泊来。正是:鞍上将敲金镫响,步军齐唱凯歌回。却叫戴宗先去报宋公明。

诗句

  • 水浒传·第六十七回·宋江赏马步三关胜降水火二将:这是引用《水浒传》的第六十七回中的一段,描述宋江赏赐给关胜和林冲的马匹和兵器的场景。

译文

  • 呻吟着庄公臂被砍断,灵辄车轮也能折断。
  • 专诸鱼肠数寸锋,姬光座上流将血。
  • 路旁手发千钧锤,秦王副车烟尘飞。
  • 春秋壮士何可比,泰山一死如毛羽。
  • 豫让酬恩荆轲烈,分尸碎骨如何说。
  • 吴国要离刺庆忌,赤心赴刃亦何丑。
  • 得人小恩施大义,剜心刎颈那回首。
  • 丈夫取义能舍生,岂学儿曹夸大口。

注释与赏析

  1. 呻吟着庄公臂被砍断:这句话通过夸张手法描述了关胜(字云长)在战场上英勇无比,连自己的手臂都被敌人砍断也毫不在意,展现了他非凡的勇气和力量。
  2. 灵辄车轮亦能折:灵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勇士,以勇猛著称。这里的“车轮”象征着敌人的武器或攻击,而“亦能折”则表达了关胜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毫不退缩、勇敢迎战的决心。
  3. 专诸鱼肠数寸锋:专诸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刺客,以其精湛的刺杀技艺著称。这里的“鱼肠”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锋利匕首,象征着专诸的刺杀技能。
  4. 姬光座上流将血:姬光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君主,这里可能是指他在战场上英勇奋战,最终不幸牺牲。这里的“流将血”暗示了他的牺牲和英勇。
  5. 路旁手发千钧锤:这句诗通过夸张手法描绘了战场上士兵们奋力作战的景象。他们手持重锤,力大无穷,足以撼动山河。这里的“锤”象征着士兵们的武器或工具,强调他们的战斗力和决心。
  6. 秦王副车烟尘飞:秦始皇是古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皇帝,这里可能是指他在战场上指挥若定,令士兵奋勇冲锋的情景。这里的“副车”指的是战车,象征着军队或战阵,而“烟尘飞”则形容战场的混乱和激烈程度。
  7. 春秋壮士何可比: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英雄人物的时代,这里的“壮士”指的是那些英勇善战的战士。这句话通过比较,强调了这些壮士们在战争中的英勇和无畏精神。
  8. 泰山一死如毛羽:这句话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一种悲壮的情感。泰山代表着高耸入云的巨大山岳,而“一死如毛羽”则形象地描绘了壮士们为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壮烈情怀。这里的“毛羽”象征着生命和死亡,强调了壮士们的牺牲精神和崇高品格。
  9. 豫让酬恩荆轲烈:豫让是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刺客,他为了报答恩人而投身于刺杀行动中。这里的“荆轲”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荆轲,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为了正义事业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句话通过对比,突出了豫让和荆轲等刺客们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10. 分尸碎骨如何说:这句话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一种惨烈的战斗场景。士兵们在战斗中拼尽全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肢体。这里的“分尸碎骨”形象地描绘了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残酷性,而“如何说”则暗示了这种战斗场面令人痛心疾首。
  11. 吴国要离刺庆忌:这是出自《左传·哀公六年》中的一个典故,讲述了吴国名将要离刺杀仇敌庆忌的故事。这里的“刺”指的是刺杀,表明要离为了报杀父之仇而决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句话通过典故的形式展示了要离的英勇无畏和坚定决心。
  12. 赤心赴刃亦何丑:这句话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崇高的品质。虽然面临刀剑的危险和危险的境地,但只要心中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那么这种行为就是值得赞扬和尊敬的。这里的“赤心”指的是忠诚的心,而“赴刃”则象征着为了正义而奋不顾身的行动。
  13. 丈夫取义能舍生:这句话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正义的重要性。真正的男子汉应该能够为了维护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里的“取义”指的是追求正义、坚持道义的行为,而“舍生”则意味着愿意为了正义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句话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14. 岂学儿曹夸大口:这句话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批判的态度。有些人喜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但他们并不真正理解事情的真相和本质。这里的“儿曹”指的是年轻人或小孩子,而“夸大口”则指的是言辞夸张、不切实际的说法。通过这种对比,作者批评了那些喜欢夸大其词的年轻人或小孩子,提醒他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整段诗词翻译及分析

整段诗词翻译

水浒传·第六十七回·宋江赏马步三关胜降水火二将

呻吟着庄公臂被砍断,灵辄车轮也能折断。
专诸鱼肠数寸锋,姬光座上流将血。
路旁手发千钧锤,秦王副车烟尘飞。
春秋壮士何可比,泰山一死如毛羽。
豫让酬恩荆轲烈,分尸碎骨如何说。
吴国要离刺庆忌,赤心赴刃亦何丑。
得人小恩施大义,剜心刎颈那回首。
丈夫取义能舍生, 岂学儿曹夸大口。
梁中书、李成、闻达慌速寻得败残军马,投南便走。正行之间,又撞着两队伏兵,前后掩杀。李成当先,闻达在后,护着梁中书,并力死战,撞透重围,脱得大难。头盔不整,衣甲飘零,虽是折了人马,且喜三人逃得性命,投西去了。樊瑞引项充、李衮乘势追赶不上,自与雷横、施恩、穆春等同回北京城内听令。
再说军师吴用在城中传下将令,一面出榜安民,一面救灭了火。梁中书、李成、闻达、王太守各家老小,杀的杀了,走的走了,也不来追究。便把大名府库藏打开,应有金银宝物,段匹绫锦,都装载上车了。又开仓廒,将粮米俵济满城百姓了,余者亦装载上车,将回梁山泊仓用。号令众头领人马,都皆完备,把李固、贾氏钉在陷车内,将军马摽拨作三队,回梁山泊来。正是:鞍上将敲金镫响,步军齐唱凯歌回。却叫戴宗先去报宋公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