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五更,景阳钟响,待漏院众集文武群臣。蔡太师为首,直临玉阶,面奏道君皇帝。天子览奏大惊,与众臣曰:“此寇累造大恶,克当何如?”有谏议大夫赵鼎出班奏道:“前者差蒲东关胜领兵征剿,收捕不全,累至失陷。往往调兵征发,皆折兵将。盖因失其地利,以至如此。以臣愚意,不若降敕赦罪招安,诏取赴阙,命作良臣,以防边境之害。此为上策。”蔡京听了大怒,喝叱道:“汝为谏议大夫,反灭朝廷纲纪,猖獗小人,罪合赐死!”天子曰:“如此,目下便令出朝,无宣不得入朝!”当日革了赵鼎官爵,罢为庶人。当朝谁敢再奏。有诗为证:
玺书招抚是良谋,赵鼎名言孰与俦。
堪笑蔡京多误国,反疏忠直快私仇。
天子又问蔡京曰:“似此贼人猖獗,可遣谁人剿捕此寇?”蔡太师奏曰:“臣量这等山野草贼,安用大军。臣举凌州有二将:一人姓单名廷圭,一人姓魏名定国,见任本州团练使。伏乞陛下圣旨,星夜差人调此一枝军马,克日扫清水泊。”天子大喜,随即降写敕符,着枢密院调遣。天子驾起,百官退朝。众官暗笑。次日,蔡京会省院差官,赍捧圣旨敕符投凌州来。
诗句
水浒传 · 第六十七回 · 宋江赏马步三关胜降水火二将
译文:
第二天早晨五更时分,景阳钟声响起,待漏院的文武百官齐聚。蔡太师作为领头人,直接来到了玉阶前,向道君皇帝奏告。天子阅览奏章后大为震惊,对众臣说:“这些寇贼屡次犯下大恶,该如何处理?”有谏议大夫赵鼎出班陈述:“之前蒲东关胜领兵征剿,但收捕不全面,以至于屡屡失守。频繁调动兵马,都折损了许多将士。我的意思是不如降下圣旨赦免他们的罪过,招安他们,让他们到京城觐见,任命他们为良臣,以此来预防边境的祸患。这是上策。”蔡京听罢大怒,喝斥道:“你是谏议大夫,却反而破坏朝廷法纪,放肆小人,罪该处死!”天子说:“既然如此,就立即让朝中大臣出朝,没有宣命不得入宫!”当天便免去了赵鼎的官职,将其贬为庶民。当朝无人再敢提建议。有诗为证:
玺书招抚是良谋,赵鼎名言孰与俦?
堪笑蔡京多误国,反疏忠直快私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水浒传》中的一个情节,展示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观察和批评。诗中通过描绘蔡京的傲慢和错误决策,以及天子在面对臣子的谏言时的犹豫不决,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和混乱。同时,也展现了赵鼎直言进谏的勇气和忠诚,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和忧虑。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