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锦生谗自古然,小人凡事不宜先。

九天恩雨宣布,抚谕招安未十全。

当时吕方、郭盛道:“是何言语?只如此轻看人!”萧让、裴宣只得恳请他。捧去酒果,又不肯吃。众人相随来到水边,梁山泊已摆着三只战船在彼,一只装载马匹,一只装裴宣等一干人,一只请太尉下船,并随从一应人等。先把诏书、御酒放在船头上,那只船正是活阎罗阮小七监督。

当日阮小七坐在船梢上,分拨二十余个军健棹船,一家带一口腰刀。陈太尉初下船时,昂昂而已,旁若无人,坐在中间。阮小七招呼众人把船棹动,两边水手齐唱起歌来。李虞候便骂道:“村驴!贵人在此,全无忌惮!”那水手那里采他,只顾唱歌。李虞候拿起藤条来打,两边水手众人并无惧色,有几个为头的回话道:“我们自唱歌,干你甚事!”李虞候道:“杀不尽的反贼,怎敢回我话!”便把藤条去打。两边水手都跳在水里去了。阮小七在梢上说道:“直这般打我水手下水里面去了,这船如何得去!”只见上流头两只快船下来接。原来阮小七预先积下两舱水,见后头来船相近,阮小七便去拔了楔子,叫一声“船漏了”,水早滚上舱里来。急叫救时,船里有一尺多水。那两只船帮将拢来,众人急救陈太尉过船去。各人且把船只顾摇开,那里来顾御酒、诏书。两只快船先行去了。

诗句

水浒传 · 第七十五回 ·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译文

《水浒传》第七十五回,讲述了活阎罗阮小七在梁山泊中的故事。

注释与翻译

  1. 贝锦生谗自古然: 贝锦生因谗言而遭到诽谤。
  2. 九天恩雨宣布,抚谕招安未十全: 天上的雨水象征着皇恩浩荡,皇帝下诏安抚,但招安之事尚未完全成功。
  3. 当时吕方、郭盛道:“是何言语?只如此轻看人!”萧让、裴宣只得恳请他: 吕方和郭盛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萧让、裴宣等人的态度太过轻率。
  4. 捧去酒果,又不肯吃: 尽管有奉承之意,但皇帝却不愿意接受酒食。
  5. 众人相随来到水边: 众人跟随皇帝来到了河边。
  6. 梁山泊已摆着三只战船在彼: 梁山泊已经准备好三只战船。
  7. 一只装载马匹,一只装裴宣等一干人,一只请太尉下船,并随从一应人等。: 这三只战船上分别装载了马匹、裴宣和其他人员,以及邀请太尉下船。
  8. 先把诏书、御酒放在船头上: 把皇帝的诏书和御酒放置在船的前端。
  9. 那只船正是活阎罗阮小七监督: 那只船是由活阎罗阮小七监管。
  10. 当日阮小七坐在船梢上: 当时阮小七正在船的尾部坐着。
  11. 分拨二十余个军健棹船,一家带一口腰刀: 阮小七指挥二十多名士兵划船,每个人都配备一把腰刀。
  12. 陈太尉初下船时,昂昂而已,旁若无人,坐在中间: 陈太尉刚下船时态度傲慢,仿佛周围无人。
  13. 阮小七招呼众人把船棹动,两边水手齐唱起歌来: 阮小七指挥众人使船前进,两边的水手们开始唱歌。
  14. 李虞候便骂道:“村驴!贵人在此,全无忌惮!”那水手那里采他,只顾唱歌: 李虞候对阮小七发怒,指责他是“村驴”,但周围的水手们并不理会他,继续唱歌。
  15. 李虞候拿起藤条来打,两边水手众人并无惧色: 李虞候拿藤条打水手,但水手们毫无畏惧。
  16. 有几个为头的回话道“我们自唱歌,干你甚事”: 有领头的水手回应说他们只是在唱歌,没有做什么坏事。
  17. 李虞候道:“杀不尽的反贼,怎敢回我话!”便把藤条去打: 李虞候继续用藤条抽打水手,但水手们已经跳入水中。
  18. 只见上流头两只快船下来接: 突然,上游过来两只快船准备救援。
  19. 原来阮小七预先积下两舱水: 阮小七事先在船里储存了两舱水。
  20. 见后头来船相近,阮小七便去拔了楔子,叫一声“船漏了”水早滚上舱里来: 看到后面的船靠得更近,阮小七就拔掉了木塞,并大喊“船漏水了”,于是水位迅速上升。
  21. 急叫救时,船里有一尺多水: 急忙呼救时,船内已经有一尺多的水了。
  22. 那两只船帮将拢来,众人急救陈太尉过船去: 那两只快船靠近,众人赶紧帮助陈太尉渡过河去。
  23. 各人且把船只顾摇开,那里来顾御酒、诏书: 大家赶紧让船开走,以免被御酒和诏书弄湿。
  24. 两只快船先行去了: 两只快船先行离开了。

赏析

这段文字通过描绘一个紧张而又充满机智的场景,展示了阮小七的聪明才智和他对权力的掌握。他不仅敢于在皇帝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还能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资源来解决问题。此外,这段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