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宋江穿了公服,引十数骑入城,直至太尉府前下马。正值太尉在府,令人传报。太尉知道,忙教请进。宋江到堂上再拜起居。宿太尉道:“将军何事光降?”宋江道:“上告恩相:宋某听得河北田虎造反,占据州郡,擅改年号,侵至盖州,早晚来打卫州。宋江等人马久闲,某等情愿部领兵马,前去征剿,尽忠报国。望恩相保奏则个。”宿太尉听了,大喜道:“将军等如此忠义,肯替国家出力,宿某当一力保奏。”宋江谢道:“宋某等屡蒙太尉厚恩,虽铭心镂骨,不能补报。”宿太尉又令置酒相待。至晚,宋江回营,与众头领说知。
却说宿太尉次日早朝入内,见天子在披香殿,省院官正奏:“河北田虎造反,占据五府五十六县,改年建号,自霸称王。目今打破陵川,怀州震邻,申文告急。”天子大惊,向百官文武问道:“卿等谁与寡人出力,剿灭此寇?”只见班部丛中,闪出宿太尉,执简当胸,俯伏启奏道:“臣闻田虎斩木揭竿之势,今已燎原,非猛将雄兵,难以剿灭。今有破辽得胜宋先锋,屯兵城外。乞陛下降敕,遣这枝军马前去征剿,必成大功。”天子大喜,即命省院官奉旨出城,宣取宋江、卢俊义,直到披香殿下,朝见天子。拜舞已毕,玉音道:“朕知卿等英雄忠义。今敕卿等征讨河北,卿等勿辞劳苦,早奏凯歌而回。朕当优擢。”宋江、卢俊义叩头奏道:“臣等蒙圣恩委任,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子龙颜欣悦,降敕封宋江为平北正先锋,卢俊义为副先锋。各赐御酒、金带、锦袍、金甲、采段。其余正偏将佐,各赐段疋银两。待奏荡平,论功升赏,加封官爵。三军头目,给赐银两,都就于内府关支。限定日期,出师起行。宋江、卢俊义再拜谢恩,领旨辞朝,上马回营,升帐而坐。当时会集诸将,尽教收拾鞍马衣甲,准备起身,征讨田虎。
诗句:
- “水浒传·第九十一回·宋公明兵渡黄河卢俊义赚城黑夜” - 这是诗歌的标题,它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关于《水浒传》中的故事。
- “次日,宋江穿了公服,引十数骑入城” - 描述了宋江穿上官服后,率领几名骑兵进入城市的情景。
- “直至太尉府前下马” - 表明了宋江在到达目的地后的行为。
- “正值太尉在府” - 显示了太尉正在他的官衙里。
- “令人传报” - 表示太尉命令有人传递消息。
- “宿太尉道:“将军何事光降?”” - 展示了宿太尉如何接待宋江,询问他来的目的。
- “宋江道:“上告恩相:宋某听得河北田虎造反…” - 这里宋江向宿太尉报告他听说的情况。
- “宿太尉听了,大喜道:“将军等如此忠义,肯替国家出力…” - 描述了宿太尉听到情况后的反应和评价。
- “宋江、卢俊义叩头奏道:“臣等蒙圣恩委任…” - 描述了宋江和卢俊义如何向皇帝表示感谢。
- “天子龙颜欣悦…” - 描绘了天子对于宋江和卢俊义的感谢反应。
- “限定日期,出师起行。” - 这是宋江和卢俊义收到任务后的行动计划。
- “当时会集诸将,尽教收拾鞍马衣甲…” - 描述了宋江召集将领准备出征的场景。
- “升帐而坐。” - 指宋江在帐篷中坐下,等待出发的命令。
- “当日会合大小头领,分拨人员船只马匹” - 描述了宋江和其他将领一起准备出发的情景。
- “宋江再拜谢恩,领旨辞朝,上马回营…” - 描述了宋江向皇帝表示感谢并离开的情景。
译文:
在《水浒传》第九十一回中,宋江穿着官服,带着十几名骑兵进入了城池,最终来到太尉府前下马。正当太尉在他的官邸时,有使者来传话,宿太尉知道后急忙召见宋江。当宋江到堂上再次拜见并向宿太尉问好时,宿太尉告诉他,因为听说河北的田虎反叛并且占领了五府五十六县,所以朝廷希望他能带领兵马前去征剿。宋江对此感到十分感激,并答应为国尽力。第二天一早,宋江回到营地,与众位将领分享他的消息,并开始准备出发。皇帝得知后,非常高兴地任命宋江和卢俊义为正副先锋,并赐予他们许多赏赐。最后,宋江和卢俊义对皇帝表示了感激之情,然后领取了军令,准备出发去征讨田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宋江和卢俊义接到皇帝命令后,准备出征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和忠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