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于内府关到赏赐段疋银两,分俵诸将,给散三军头目。宋江与吴用计议,着令水军头领整顿战船先进,自汴河入黄河,至原武县界,等候大军到来,接济渡河。传令与马军头领,整顿马匹,水陆并进,船骑同行,准备出师。
且说河北田虎这厮,是威胜州沁源县一个猎户,有膂力,熟武艺,专一交结恶少。本处万山环列,易于哨聚。又值水旱频仍,民穷财尽,人心思乱。田虎乘机,纠集亡命,捏造妖言,煽惑愚民。初时掳掠些财物,后来侵州夺县。官兵不敢当其锋。
说话的,田虎不过一个猎户,为何就这般猖獗?看官听着:却因那时文官要钱,武将怕死。各州县虽有官兵防御,都是老弱虚冒。或一名吃两三名的兵饷,或势要人家闲着的伴当,出了十数两顶首,也买一名充当,落得关支些粮饷使用。到得点名操练,却去雇人答应。上下相蒙,牢不可破。国家费尽金钱,竟无一毫实用。到那临阵时节,却不知厮杀,横的竖的,一见前面尘起炮响,只恨爷娘少生了两只脚。当时也有几个军官,引了些兵马,前去追剿田虎,那里敢上前;只是尾其后,东奔西逐,虚张声势。甚至杀良冒功。百姓愈加怨恨,反去从贼,以避官兵。所以被他占去了五州五十六县。那五州?一是威胜,即今时沁州。二是汾阳,即今时汾州。三是昭德,即今时潞安。四是晋宁,即今时平阳。五是盖州,即今时泽州。那五十六县,都是这五州管下的属县。田虎就汾阳起造宫殿,伪设文武官僚,内相外将,独霸一方,称为晋王。兵精将猛,山川险峻。目今分兵两路,前来侵犯。
”`
诗句:
次日,于内府关到赏赐段疋银两,分俵诸将,给散三军头目。宋江与吴用计议,着令水军头领整顿战船先进,自汴河入黄河,至原武县界,等候大军到来,接济渡河。传令与马军头领,整顿马匹,水陆并进,船骑同行,准备出师。
且说河北田虎这厮,是威胜州沁源县一个猎户,有膂力,熟武艺,专一交结恶少。本处万山环列,易于哨聚。又值水旱频仍,民穷财尽,人心思乱。田虎乘机,纠集亡命,捏造妖言,煽惑愚民。初时掳掠些财物,后来侵州夺县。官兵不敢当其锋。
说话的,田虎不过一个猎户,为何就这般猖獗?看官听着:却因那时文官要钱,武将怕死。各州县虽有官兵防御,都是老弱虚冒。或一名吃两三名的兵饷,或势要人家闲着的伴当,出了十数两顶首,也买一名充当,落得关支些粮饷使用。到得点名操练,却去雇人答应。上下相蒙,牢不可破。国家费尽金钱,竟无一毫实用。到那临阵时节,却不知厮杀,横的竖的,一见前面尘起炮响,只恨爷娘少生了两只脚。当时也有几个军官,引了些兵马,前去追剿田虎,那里敢上前;只是尾其后,东奔西逐,虚张声势。甚至杀良冒功。百姓愈加怨恨,反去从贼,以避官兵。所以被他占去了五州五十六县。那五州?一是威胜,即今时沁州。二是汾阳,即今时汾州。三是昭德,即今时潞安。四是晋宁,即今时平阳。五是盖州,即今时泽州。那五十六县,都是这五州管下的属县。田虎就汾阳起造宫殿,伪设文武官僚,内相外将,独霸一方,称为晋王。兵精将猛,山川险峻。目今分兵两路,前来侵犯。
译文:
第二天,在皇宫中接到了赏赐的段匹白银和银子,分配给了众将领分发。为了确保军队顺利过河,命令水军头领先整顿船只先行,从汴河进入黄河,到达原武县的边界,等待大军的到来,以便会合渡河。同时向马军头领传达命令,整顿马匹,实行水陆并进,船骑协同作战,准备出征。
再说河北的田虎,原本是威胜州的沁源县一个普通的猎户,他力大无穷,精通武艺,专门结交社会上的恶人。由于这里群山环绕,便于观察动静。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害,民众贫穷,国库空虚,人心动荡。于是田虎利用这种混乱局势,纠集了一些亡命之徒,散布谣言煽动民心。起初只是抢劫一些财物,后来又侵占州县。而当地的官兵因惧怕田虎的力量而不敢轻易进攻。
说到田虎这个猎户能如此横行霸道,原因何在?各位请想:那时的官员们贪恋钱财,而武官又怕战死。虽然各州县都有官兵把守,但实际上大多由老弱病残充任。有些地方甚至有官员为了获取一两白银就雇佣他人代替自己担任职位,使得整个系统内部相互欺骗、勾结。国家的财富被浪费殆尽,而在真正面临战斗的时候,人们却不知道如何应对。面对敌军时,士兵只会盲目冲锋,毫无斗志。那些胆敢上前的军官也只是在后面追赶敌人,而不是正面迎敌。甚至在战斗中还会出现误杀无辜的现象,让人民更感失望。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田虎的阵营,以此来逃避官兵的追捕。因此,田虎不仅占据了五个州,还有五十六个县。这些地区都属于他所统治的威胜州管辖之下。田虎自称晋王,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和王朝。他的兵力雄厚,地形复杂。目前他正在两路出兵,对周边地区发起进攻。
注释:
- “次日”: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日子。
- “内府”:古代指皇帝的寝宫或内殿。
- “赏赐段匹银两”:“段匹”是一种货币单位,用于购买物品。这里的“赏赐段匹银两”指的是朝廷给予某地或某人的赏赐。
- “诸将”:泛指所有将领。
- “宋江奏过天子”: 文中提及“宋江”是“平北正先锋”,说明他是朝廷任命的将领之一。
- “卫州屯扎”:指驻扎在卫州的地方。
- “卢俊义夺得陵川”: “卢俊义”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
- “董澄、沈”:可能是指被卢俊义杀死的两位当地官员的名字。
- “文官要钱”:形容官员们贪恋钱财。
- “武将怕死”:形容武将们害怕战争死亡的恐惧心理。
- “上下相蒙”:形容上下级之间互相欺骗,没有信任。
- “牢不可破”:形容制度或组织非常严密、难以攻破。
- “国家费尽金钱”:形容国家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 “临阵时节”:指战斗即将开始的时刻。
- “虚张声势”:形容表面上显示强大的气势,实际上并无真正的实力或者能力。
- “杀良冒功”:形容为了获得功名而不择手段地杀害平民。
- “百姓愈加怨恨”:指因为受到欺压而对官府更加不满和怨恨。
- “反而从贼”:指有些人背叛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成为了盗贼。
- “目今”: 指现在。
- “那五州?”:问的是威胜州的具体情况。
赏析:
此诗描绘了宋江率军征讨田虎的壮丽场面和激烈的战斗过程。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行动的描述,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诗中的“水陆并进,船骑同行”体现了古代战争的策略性和策略性运用;而“目今分兵两路,前来侵犯”则揭示了战争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部署的重要性。整体上,这首诗生动地再现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运用和战术部署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战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