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宋江在昭德城中,才差萧让、安道全去后,又报索超、徐宁等将,攻克潞城,差人来报捷音,说:“索超等领拴围潞城,池方坚闭城门,不敢出来接战。徐宁与众将设计,令军士裸形大骂,激怒城中军士。城中人人欲战。池方不能阻当,开门出战。北军奋勇,四门杀出。我军且战且退,诱北军四散离城,却被唐斌从东路领军突出,汤隆从西路引兵撞来。东西二门守城军士,闭门不迭。被汤隆、唐斌二将领兵杀入城中,夺了城池。徐宁搠翻了池方。其余将佐,杀的杀了,走的走了。杀死北军五千余人,夺得战马三千余匹,降服了万余军士。索超等将,入城安抚百姓。特此先来报捷。其余军民户口,库藏金钱,另行造册呈报。”宋江闻报大喜,即令申呈陈安抚,并标录索超等功次,赏赐来人。即写军贴,着他回报。待各路兵马到来,一齐进兵。军人望潞城回覆去了。不题。
诗句
水浒传 · 第九十八回 ·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译文
再说宋江在昭德城中,刚刚派遣萧让、安道全离开后,又报告说索超、徐宁等人攻克了潞城。随后有人来报捷音,称:“索超等带领部队包围潞城,池方紧闭城门不敢出战。徐宁与众将设计,令军士裸体大骂,激怒城中的士兵们。城中的士兵人人想要出战。池方无法阻止,开门而出迎战。北军奋勇,四处杀出。我军则边战边退,诱使北军四散离城。唐斌从东路领军突出,汤隆从西路引兵撞来。东西二门守城军士闭门拒敌。被汤隆、唐斌二人带兵冲入城中,夺取了城池。徐宁将池方刺翻。其余的将佐,被杀的被杀,逃走的逃走。杀死北军五千余人,夺得战马三千余匹,降服了万余士兵。”索超等人进城安抚百姓,特此先来报捷。其余军民户口、库藏金钱,另行制作册文上报。宋江听到这个喜讯后,立即下令申呈陈安抚,并标录索超等人的功劳,赏赐来人。同时书写军贴,让他回报各路兵马的到来。待各路兵马到来后,一起进兵。军队向潞城报告了消息。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典小说集的名称,由施耐庵编著。
- 《第九十八回》:指《水浒传》中的某一章节名。
- “张清缘配琼英”:指的是梁山好汉张清,他因缘分而与琼英成婚(可能是指他的妻子琼英)。
- “吴用计鸩邬梨”: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主要智谋人物之一,他通过计策使得邬梨中毒而死。
- “索超”:小说中的人物,为梁山好汉之一。
- “徐宁”:小说中的人物,为梁山好汉之一。
- “池方”:此处应指潞城的太守。
- “汤隆”:小说中的人物,为梁山好汉之一。
- “唐斌”:小说中的人物,为梁山好汉之一。
- “徐宁搠翻了池方”:指徐宁一剑刺死了池方。
- “其余将佐,杀的杀了,走的走了。杀死北军五千余人,夺得战马三千余匹,降服了万余军士。”:这里描述了战斗的惨烈和取得的胜利成果。
- “索超等将”:指参与攻占潞城的梁山好汉们。
- “陈安抚”:这里可能是对陈安抚的称呼,具体身份不明。
- “军贴”:一种军事文件或通知的简称。
赏析
这首诗叙述了梁山泊英雄攻打潞城的战斗经过及结果,展现了宋江领导的起义军如何以弱胜强,攻下城池的过程。诗中详细描述了战斗的激烈程度和胜利后的喜讯,以及宋江接到捷报后的激动反应。同时,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展示了梁山英雄们的英勇与智谋。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饱满,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