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等方行得四五里,早遇着都头士兵,同了黄达,眼同来捉人。都头上前,早被王庆手起刀落,把一个斩为两段。李助、段三娘等,一拥上前,杀散士兵。黄达也被王庆杀了。
王庆等一行人,来到房山寨下,已是五更时分。李助计议,欲先自上山,诉求廖立,方好领众人上山入夥。寨内巡视的小喽罗,见山下火把乱明,即去报知寨主。那廖立疑是官后。他平日欺惯了官兵没用,连忙起身,披挂绰枪,开了栅寨,点起小喽罗下山拒敌。王庆见山上火起,又有许多人下来,先做准备。当下廖立直到山下,看见许多男女,料道不是官兵。廖立挺枪喝道:“你这夥乌男女,如何来惊动我山寨,在太岁头上动土?”李助上前躬身道:“大王,是劣弟李助。”随即把王庆犯罪,及杀管营,杀官兵的事,略述一遍。廖立听李助说得王庆恁般了得,更有段家兄弟帮助。”我只一身,恐日后受他每气。”翻着脸对李助道:“我这个小去处,却容不得你每。”
诗句
水浒传 · 第一百零四回 · 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
王庆等方行得四五里,早遇着都头士兵,同了黄达,眼同来捉人。都头上前,早被王庆手起刀落,把一个斩为两段。李助、段三娘等,一拥上前,杀散士兵。黄达也被王庆杀了。
译文
在《水浒传》中第104回的故事中,王庆等人正行进了四五里后,就遇上了都头的士兵,他们和黄达一起追赶王庆等人。都头率先冲上前去,王庆迅速拔出刀子,将一名士兵砍成两截。李助和段三娘等人也冲上去杀死了许多士兵。黄达也被王庆杀死。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编著,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们的故事。
- “第一百零四回”:指的是《水浒传》中的第四百零四回,是故事的序章。
- “段家庄”:地名,此处指代的是梁山的一个据点或山寨,后成为宋江等人聚集的地方。
- “王庆”:小说中的人物,原为宋朝的一个官员,因犯罪逃到山寨。
- “都头”:古代对地方军队中负责巡逻和执法的士兵的称呼。
- “黄达”:小说中的人物,可能是王庆一伙中的一个角色。
- “眼同来捉人”:意思是一同过来捉拿人,这里暗示了都头士兵与王庆等人的冲突。
- “廖立”:小说中人物,房山寨主,后成为宋江的盟友之一。
- “太岁头上动土”:比喻不经过允许就擅自行动,冒犯权威或地位高的人。
- “李助”:小说中的人物,王庆一伙的成员之一。
- “段家兄弟”:指王庆一伙中的另一组人物,可能是梁山的帮派成员。
赏析
这则故事展示了水浒英雄们如何在民间斗争中展现力量和智慧。王庆一行人遭遇追捕,通过智勇斗勇的方式,不仅成功逃脱追捕,还可能获得了当地势力的认可和支持。这一情节体现了英雄们的应变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民矛盾的处理方式,即通过民间英雄的介入来解决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