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外左右听得哭声,入来看时,宋江道:“怪哉!”叫请军师圆梦。吴用道:“兄长却才困倦暂时,有何异梦。”宋江道:“适间冷气过处,分明见张顺一身血污,立在此间,告道:‘小弟跟着哥哥许多年,蒙恩至厚。今以杀身报答,死于涌金门下枪箭之中。特来辞别。’转过脸来,这面又立着三四个带血的人,看不分晓,就哭觉来。”吴用道:“早间李俊报说,张顺要过湖里去,越城放火为号。莫不只是兄长记心,却得这恶梦?”宋江道:“只想张顺是个精灵的人,必然死于无辜。”吴用道:“西湖到城边,必是险隘,想端的送了性命。张顺魂来,与兄长托梦。”宋江道:“若如此时,这三四个又是甚人?”和吴学究议论不定,坐而待旦,绝不见城中动静,心中越疑。

看看午后,只见李俊使人飞报将来,说:“张顺去涌金门越城,被箭射死于水中。见今湖西城上,把竹竿挑起头来,挂着号令。”宋江见报了,又哭的昏倒。吴用等众将亦皆伤感。原来张顺为人甚好,深得弟兄情分。宋江道:“我丧了父母,也不如此伤恼!不由我连心透骨苦痛!”吴用及众将劝道:“哥哥以国家大事为念,休为弟兄之情,自伤贵体。”宋江道:“我必须亲自到湖边与他吊孝。”吴用谏道:“兄长不可亲临险地。若贼兵知得,必来攻击。”宋江道:“我自有计较。”随即点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四个,引五百步军去探路。宋江随后带了石秀、戴宗、樊瑞、马麟,引五百军士,暗暗地从西山小路里去李俊寨里。李俊等得知,接至半路,接着。请到灵隐寺中方丈内歇下。宋江又哭了一场,便请本寺僧人,就寺里诵经追荐张顺。

诗句
水浒传 · 第一百一十四回 ·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译文
在宁海军,宋江因为思念张顺的离去而哀伤,梦见张顺一身血污地来到他的面前,诉说自己跟随他多年,如今因杀身报恩而死在城下的枪箭之中。宋江惊醒后,发现身边立着几个带血的人,但很快又哭醒。吴用推测张顺可能死于无故,宋江则坚信张顺是无辜。随后,李俊报告说张顺在湖边越城时被箭射死,宋江再次哭泣昏倒。

关键词注释

  •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的故事。
  • 宁海军:故事发生地点之一。
  • 涌金门:另一故事发生地点。
  • 军师:这里指吴用,是宋江的谋士。
  • 帐外左右:形容周围环境。
  • 冷气过处:梦中感受到的凉意。
  • 李俊:水浒传中的角色,与宋江有过多次合作和矛盾。
  • 西湖到城边:描述地理环境,暗示危险。
  • 竹竿:古代用来悬挂号令的工具。
  • 李逵、鲍旭等: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参与了相关事件。
  • 西山小路:通往李俊寨子的路线。
  • 灵隐寺:文中提到的一个地点,可能是事件发生或追忆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江对张顺的深切哀悼及其梦中出现的张顺的死亡场景。诗中的梦境和现实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宋江对兄弟的深厚感情和对失去战友的悲痛。同时,通过梦境的描绘,也间接反映了张顺生前的性格和为人,增加了故事的情感深度。此外,通过对张顺命运的猜测和最终的悲剧结局,展现了宋江对于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对于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