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
先生曰:“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模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诗句
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
译文
提问:后世的著作数量如此之多,恐怕也有的会混乱正统学问。
注释
- 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提问者对后世大量书籍的产生表示担忧,担心这些书籍可能会影响到正统学问的正确性。
- “心”:此处指人心。
- “天理”:自然之理或天之道。
- “浑然”:完整、全面。
- “圣贤笔之书”:指圣贤所著的书籍。
- “真传神”:真实地传达了圣人的意气和精神。
- “示人以形状大略”:向人们展示圣人的形象和主要思想。
- “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让人们通过这些著作来寻找圣人真正的思想和意图。
- “精神意气,言笑动止”:“精神、意气”,指人的内在精神和气质;“言笑动止”,指人的言行举止。
- “固有所不能传也”:有些精神、气质、言行举止是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出来的。
- “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模仿誊写”:后人的著作是在模仿并抄写圣人的著作。
- “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后人在分析、解释圣人的著作时,往往过于主观,甚至添加自己的理解或技巧,以显示自己的能力。
- “失真愈远矣”:这样做的结果,使圣人的原意越来越偏离。
赏析
此诗表达了对后世大量书籍产生的一种忧虑与担忧,担心这些著作可能会扭曲、混淆圣人的思想和教导。诗人认为,虽然后人通过书籍可以学习和理解圣人的思想,但这些书籍只是圣人思想的大致轮廓,真正的精髓和内在的精神意气是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的。因此,后人在解读、写作书籍时,应该保持谨慎,避免过分主观地分析和修改圣人的言论,以保持圣人原意的纯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