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养静,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注释】
- 传习录:即《王阳明心学集要》中的部分内容,记载了王阳明及其门徒之间的对话和讨论。
- 卷上:指的是该书的某个特定篇章。
- 门人陆澄:指王阳明的学生之一陆澄,他在这里记录了老师的教诲。
- 九:“问”的序数词表示提问的顺序是第九个问题。
- 静时亦觉意思好:在安静的时候也觉得心情愉悦。
- 意思好:意思是感觉好、愉悦。
- 才遇事便不同:刚遇到事情就感觉到不一样。
- 如何:怎么,如何的意思。
- 先生曰:“是徒知养静,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老师说,这只是知道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但没有使用克制自我的功夫。这样,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感到不知所措,需要依赖外部力量才能站稳脚跟。只有在实际生活中经受磨练,才能够真正达到内心平静而又坚定的境界,无论外界情况如何变化都能够保持内心的稳定。
译文:
问:“在安静的时候,我也觉得心情很好,但是一遇到事情就会感觉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回答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如何保持冷静,却没有用上克制自己的功夫。这样的话,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人必须在实际的事务中磨练自己,才能真正站稳脚跟,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平静且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