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我们需要理解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
这首诗是王阳明(王守仁)的《传习录》,其中第十二卷的门人陆澄录。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这句话表达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王阳明认为,知识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又能反过来检验和发展知识。
“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这句话强调了圣人之道只有一种修行方法,即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修炼。因此,知与行不能被分割开来看待。
关键词注释:
- 知者行之始:知识是行动的起点。
- 行者知之成:行动是知识的检验。
- 圣学:圣人的学问。
- 只:仅仅、只有。
- 功夫:修行的方法。
- 不可分作两事:不可以分开看待。
赏析:
这首诗强调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圣人之道的统一性。王阳明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修炼。他强调知行合一,即知识与行动是不可分割的。这种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学习和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去验证和深化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