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他日又曰:“圣如尧、舜,然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使桀、纣未死,恶宁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

诗句释义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八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译文:
道理和知识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它们是无限的。我与你谈论的时候,不可以认为已经获得了一点点就停止不前了。再谈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都不会有尽头。

注释:

  •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道理和知识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的,它们像海洋一样无边无际。
  • 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我与你交谈,不能因为得到了一点点收获就停下来。
  • 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即使说了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话,也没有结束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王阳明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他提出“义理无定在,无穷尽”,意味着真理和智慧是流动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王阳明鼓励学者要有广阔的视野和持久的学习精神,不断地追求新知和深化理解。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学习和研究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可以不断地接近真理,而不是满足于已有的知识。

诗中通过比较尧舜和桀纣的不同,强调了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的无限性和持续性。即使在古代圣贤尧舜之上也有不尽的道德追求,而在恶行如桀纣之下也有无尽的改正可能。这样的对比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永恒性,以及不断自我完善的努力。

这首诗不仅是对知识和智慧的颂扬,也是对持续学习和自我完善精神的赞美。它鼓励人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未知,不断追求真理和善行,以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