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
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原诗句
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
译文
询问:“‘分析它有办法达到极其精细而不混乱的地步,然后合并起来有办法达到完整无缺的地步。’这句话如何理解?”
注释与赏析
- “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这一句表达了对于事物进行深入分析时,应当追求极致的精确和条理清晰。”析”在这里指的是对某事物的剖析或者研究,”之”指的是所要探讨的对象。”极其精”意味着达到了极高的精度和深度,”而不乱”则是指在这个过程中不会陷入混乱。
- “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这一句强调了将各个部分或要素结合起来后,能够全面地呈现出整体的完整性,并且没有多余的部分。”合之”指的是将各个部分或方面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尽其大”指的是充分展现事物的全部特性,”而无余”则是说没有剩余的部分。
- “此言如何?”:这是一个设问句,询问对前两句的理解是否正确。这反映了提问者对这种分析方式的疑问,也显示了提问者的求知欲望。
- “圣人说‘精一’,自是尽”:这里引用了孔子的话”精一”,表明孔子认为追求最高的精粹就是最好的状态。”自是尽”表示这种追求是自然而然的,无需刻意去追求,而是自然而然达到的完美。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关于事物分析与整合的思考。首先,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使得事物达到极致的精确,这是分析的目的之一。然而,仅仅停留在分析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各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出事物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这种综合的方法体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追求,即在追求极致的同时,也要追求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