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为《朱子晚年定论》,盖亦不得已而然。中间年岁早晚,诚有所未考,虽不必尽出于晚年,固多出于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调停,以明此学为重。平生于朱子之说,如神明蓍龟,一旦与之背驰,心诚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为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盖不忍症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与之症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

执事所谓“决与朱子异”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己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过也必文”。某虽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诗句】
其为《朱子晚年定论》,盖亦不得已而然。中间年岁早晚,诚有所未考,虽不必尽出于晚年,固多出于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调停,以明此学为重。平生于朱子之说,如神明蓍龟,一旦与之背驰,心诚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为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盖不忍症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与之症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

【译文】
他的《朱子晚年定论》是不得已而产生的。对其中的年龄和时间顺序的考证并不完全准确,虽然不一定全部出自晚年,但很多确实是出自晚年的。但他主要的意思是想要委婉地调和矛盾,以便明确这种学说的重要性。对于朱熹的观点,他像对待神灵一样虔诚,一旦与其产生分歧,内心确实感到很痛苦,所以不得不这样做。“知道我的人说我心忧虑,不知道我的人问我还需要什么”。不忍心与朱熹产生矛盾,这是他的本心;但不得不与他产生矛盾,因为道理本来就是这样,不坚持原则就不能体现道的存在。

【注释】

  1. 《朱子晚年定论》:指由陈亮的《朱子晚年定论》提出的关于朱熹晚年思想的质疑。
  2. 委曲调停:指通过委婉的方式来调和矛盾。
  3. 平生:指一生。
  4. 神、蓍龟:古代占卜用的神和乌龟甲。
  5. 过:过错。
  6. 日月之食:比喻事物的变化或更替。
  7. 小人:比喻那些品质低下的人。
  8. 文:修饰、掩饰。
  9. 小人之心事:指小人用虚伪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10. “君子”句:出自《易经·系辞下》:“君子以果行育德。”
  11. “小人之过”句:出自《论语·阳货》:“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朱熹晚年思想的一种复杂情感。一方面,作者承认他对朱熹的观点非常崇拜和尊重,认为他像神明般神圣不可侵犯;另一方面,由于岁月变迁和个人经历的不同,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与朱熹产生了分歧。因此,他选择了一种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试图通过调和矛盾来维护自己的信仰。这种态度既体现了作者对朱熹深厚的敬意,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独立思考者的勇气和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