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证惓惓,此情何可当也!已期二三同志,更处静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见,以求切飙之益,而公期俗绊,势有不能,别去极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笺惠,反复千余言,读之无甚浣慰。中间推许太过,盖亦奖掖之盛心,而规砺真切,思欲纳之于贤圣之域,又托诸崇一以致其勤勤恳恳之怀,此非深交笃爱,何以及是;知感知愧,且惧其无以堪之也。虽然,仆亦何敢不自鞭勉,而徒以感愧辞让为乎哉!其谓“思、孟、周、程无意相遭于千载之下,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道固自在,学亦自在,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者,斯固君子“不见是而无闷”之心,岂世之谫谫屑屑者知足以及之乎?乃仆之情,则有大不得已者存乎其间,而非以计人之信与不信也。

【注释】

  1. 传习录:明初学者王守仁的《传习录》是记录他与弟子们讨论学问、修行心得的书籍。
  2. 卷中:指《传习录》的第二卷。
  3. 答聂文蔚:王守仁回答聂文蔚(或聂豹)的问题。
  4. 一:第一篇,这里指《传习录·卷中·答聂文蔚·一》中的第一章。
  5. 春间:春天的时候。
  6. 远劳:远方劳苦。
  7. 迂途枉顾:在远处辛苦地来访。
  8. 问证:询问验证,提问。
  9. 惓惓:形容非常恳切。
  10. 此情何可当也: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愧疚和遗憾之情。
  11. 已期:期望已经实现。
  12. 二三同志: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13. 更处静地:再次处在一个安静的地方。
  14. 扳留旬日:拖延了十天。
  15. 效其鄙见:尝试采纳并实施他的浅薄之见。
  16. 求切飙之益:寻求与风相合的好处。
  17. 而公期俗绊,势有不能:您期待世俗的束缚,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18. 别去:离别。
  19. 极怏怏:非常不快的样子。
  20. 如有所失:好像丢失了什么一样失落。
  21. 忽承笺惠:突然收到您的书信。
  22. 反复千余言:反复阅读超过一千个字。
  23. 无甚浣慰:没有什么可以安慰自己的。
  24. 中间推许太过:中间对你的赞美超过了适当的限度。
  25. 奖掖之盛心:你对我有很大的鼓励和支持。
  26. 规砺真切:对你的规劝和激励是真实的。
  27. 思、孟、周、程无意相遭于千载之下:孔子、孟子、周公、程颐等人的思想在千年之后才偶然相遇。
  28. 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与其相信天下人,不如相信某个人。
  29. 道固自在:道理本来就自在,不需要人为地去寻找。
  30. 学亦自在:学习本身也是自在的,不需要刻意去追求。
  31. 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如果天下人都不信,那一个人信又有什么意义呢?
  32. 不见是而无闷:不被理解而不感到烦恼。
  33. 岂世之谫谫屑屑者知足以及之乎:难道世上那些琐碎烦扰的人只是满足于自己的小聪明吗?
  34. 大不得已者存乎其间:这里面有一种不得已的深深情感存在。
  35. 非以计人之信与不信也:并不是为了算计别人是否信任我。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守仁对朋友聂文蔚的一封回信,表达了他对聂文蔚的深厚感情和感激之情。诗中,王守仁首先表达了对聂文蔚远道而来的感谢,接着叙述了自己在静地等待聂文蔚的心情,以及因无法接受聂文蔚的邀请而产生的不快和失落。然后,诗人表达了对聂文蔚思想的深深赞赏和尊重,认为其思想超越时空,值得学习和借鉴。最后,诗人强调了内心的不安和无奈,并非出于计较他人是否信任他,而是因为他深知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是如此真挚和深刻。整首诗歌充满了深厚的友情和真诚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于友谊的珍视。

王守仁的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书信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和碰撞,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在面对挚友时的真实情感和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