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间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注释】

  1. 右南大吉录:这是王阳明《传习录》中的一部分,其中“右”是“在上位的”的意思,“南”表示方位,“大吉”指的是吉祥之意。
  2. 教约:即教育规范或教学大纲
  3. 三:此处指三个部分,可能是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进行讲解。
  4. 凡习礼:学习礼仪。
  5. 澄心肃虑:清静自己的内心,使思想集中。
  6. 审其仪节:仔细观察礼仪的规则和程序。
  7. 度其容止:了解礼仪中的容貌举止。
  8. 毋忽而惰:不能懈怠,不能马虎。
  9. 毋沮而怍:不能沮丧,不能局促不安。
  10. 毋径而野:不能粗鲁,不能放荡。
  11. 从容而不失之迂缓:虽然从容,但不能显得迟缓。
  12. 修谨而不失之拘局:虽谨慎,但不要过于刻板拘束。
  13. 久则礼貌习熟:时间久了,对礼仪就会非常熟悉了。
  14. 德性坚定:品德和性格就会非常坚定。
  15. 童生班次皆如歌诗:学生按照年龄和身份被编入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的名称就像一首歌词一样。
  16. 每间一日,则轮一班习礼:每隔一天,就换一班学生来练习礼仪。
  17. 余皆就席敛容肃观:其余的学生就在座位上整理容貌,严肃地观看。
  18. 习礼之日,免其课仿:练习礼仪的日子,学生们就不用参加课程和模仿了。
  19. 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个十天,就把四个班级轮流到各自的学校里去学习。
  20. 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就把所有的学生召集在一起到书院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王阳明《传习录·卷下·右南大吉录·教约·三》的内容。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学习礼仪的过程,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清静自己的内心,仔细观察礼仪的规则和程序,不能因为懈怠、沮丧、粗鲁或刻板拘束而失去礼仪应有的从容与优雅。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逐渐熟悉礼仪,并形成坚定的品德。这首诗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引导学生修身养性,培养他们成为有德行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