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癮,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这首诗出自于《传习录》,是王阳明(王守仁)的教诲。他告诫教书的人,不能仅注重学生的句读和课业,而应引导他们学习礼仪,培养他们的善良,使他们能够成为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1.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瘾,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译文:若近世的训蒙孩子,每天只注重督促他们朗读课文,责备他们规矩,却不引导他们学习礼仪,要求他们聪明却不知道用善良的方式教导他们,用鞭挞和绳子捆绑他们,就像对待囚犯一样,让他们不敢进入学堂;对他们的师长又像对待仇敌一样,让他们害怕不愿见面,窥探躲避隐藏起来,以便他们可以继续玩耍。他们使用欺骗和狡黠的方法来显示自己,变得顽固不化,变得越来越糟糕。这是在强迫他们走向邪恶,但怎么能让他们变成善人呢?
  2. 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译文:我之所以这样教育,全在于这些。担心时俗不理解我的用心,认为我的做法过于迂腐,所以我才特意告诫你。你们作为教师,一定要理解我的意思,把这些话永远铭记在心上,不要因为世俗的言论而改变或废弃这些原则和方法,这样才能完成“通过教育让孩子们养成善良品德”的工作。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王阳明对于教育的深刻见解。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他反对那种只注重学业成绩的教育方式,主张通过礼仪教育和善良教导来培养孩子们的品德。他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成长为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王阳明的这种教育观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他的观点对于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这种思想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