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作书后,移卧檐间,偶遇无事,遂复答此。文蔚之学既已得其大者,此等处久当释然自解,本不必屑屑如此分疏。但承相爱之厚,千里差人远及,谆谆下问,而竟虚来意,又自不能已于言也。然直戆烦缕已甚,恃在信爱,当不为罪。惟?处及谦之、崇一处,各得转录一通寄视之,尤承一体之好也。

这首诗是王阳明写给聂文蔚的一封回信,信中表达了对聂文蔚学道之深的赞赏和对聂文蔚书信往来的感谢。诗中主要讲述了王阳明在接到聂文蔚的来信后,对其学问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对聂文蔚的书信往来表示感谢。

译文:

已作书后,移卧檐间,偶遇无事,遂复答此。

我已经写好了回信,现在躺在床上,偶然之间没有什么事情,就写了这封信给你。

文蔚之学既已得其大者,此等处久当释然自解,本不必屑屑如此分疏。

你的学问现在已经掌握了主要的知识点,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应该能够自己解决,不必再过于详细地解释。

但承相爱之厚,千里差人远及,谆谆下问,而竟虚来意,又自不能已于言也。

但是因为对你的深厚友情,你派了使者从千里之外赶来询问,我无法不向你详细讲解。

然直戆烦缕已甚,恃在信爱,当不为罪。

但是因为你的直率和固执让人感到烦恼,但是我还是认为这种态度是值得鼓励的,因为我仍然相信你对朋友的信任和爱护。

惟?处及谦之、崇一处,各得转录一通寄视之,尤承一体之好也。

只有你提到的“谦之”和“崇”这两个地方,我各给了一份抄写本寄给你,希望你能够喜欢。

赏析: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王阳明的人格魅力和对人的深深关怀。他不仅重视学问,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他对聂文蔚的学问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他的书信往来表示感谢。他认为,聂文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主要的知识点,因此不需要过于详细地解释。同时,他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友情,认为这种态度是值得鼓励的。最后,他还特地为聂文蔚提供了一份抄写本作为礼物,以表达他的关心和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